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如何填平城乡教育的“鸿沟”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5-03-10 10:10   https://www.yybnet.net/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由于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种种软硬件条件差距,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基础教育宛如两条平行线,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培育无法与城市孩子并驾齐驱,由此导致日后知识面、眼界、心理建设等多方面的差距,以至于农家少年在大学校园及日后的工作、生活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尴尬与升职择偶的艰难。回不去的乡村,难融入的都市,命运短期内未有实质性改变,才有了王博士们羊年伊始的感叹。

不必叹气,无济于事,徒催白头;直面短板,釜底抽薪,谋事可成。诚如总理所言,“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除延续以往对农村教育倾斜的政策以外,是再“任性”扶持一把农村教育的时候了。

首先,必须要从源头保障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年轻的父母为生存远赴外地打工,留在农村的儿童系统上学成了问题。如果他们不接受基础教育,贫穷和知识匮乏带来的恶果可能会代际相传,成为一个恶性闭环。教育不只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往大了说有关民族未来、人口素质,有关部门和热心教育的社会力量都应该参与进来,合力守住农村的教育之光。

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总体来说,中国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是浓厚的,但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却很明显,它不只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还有备课环境、培训进修机会等待遇上的不足。

举笔者母亲为例,快退休的她在村里小学工作了大半辈子,十几年前转为公办教师,月工资在3000元上下,进修要去县里。而她所在的学校几乎全是与她年龄相差无几的女性老年教师。由于条件差收入少,年轻教师工作一两年都走了,补上来的是学校外聘发放劳务工资的年轻女孩,有的只有初中学历。提高待遇不能只是一句口号,留住年富力强、正规学院毕业的年轻师范生,才能为下一代农村孩子的教育夯实基础。

第三,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在教育领域实行“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不妨在教育领域实践,让教师流动起来,对支教乡村的城市优秀教师进行补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近年来多次试点教师流动,就是要体现教育这种特殊的服务不能局限在一所学校、一个城市,而是让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唯农村基础教育稳固、牢靠了,农村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与城市孩子的差距缩小直至最终消弭,人才纵向流动的“板结”怪象才有可能被打破。城乡好学向上的力量被全面激发,未来教育结构良好、人才自由流动、知识驱动发展的前景可期。(王婵/文翟海军/图)

新闻推荐

五招防信用卡诈骗:二维码或隐藏木马病毒

移动支付功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普及,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越来越便捷。然而,信用卡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近日,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银行送礼”等诈骗招数,交通银行(6.29,-0.0...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如何填平城乡教育的“鸿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