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 银行卡里的钱莫名“飞”了
3月19日下午3时许,市民刘先生急匆匆地赶到达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警称,其银行卡里的钱莫名其妙被人刷走了5000多元。“我的银行卡一直都揣在身上,里面的钱怎么会被别人刷走了呢?”45岁的刘先生说,他在达川区南城某商贸城做生意,18日上午,他看到门市上的某品牌香烟快卖完了,准备在网上进一批货,于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去华蜀南路的某银行网点ATM机上存了5000元。大约1小时之后,他在烟草公司的网站上订购香烟。当他点击付款时却发现,电脑显示银行卡“余额不足”。19日下午2点钟左右,他又去同一地点的ATM机上存了500元,并赶到柜台查询“交易明细”,银行流水账单显示,他18日存进5000元后,当天就被人用POS机刷走5350元。他19日存进500元后,不久又被人用POS机刷走540元。
3月15日晚8点多钟,市民陈先生到达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警称,其银行卡里的钱被人通过网络转账、刷卡消费骗走了25000余元。20多岁的陈先生说,3月13日上午10点多钟,其手机收到一条显示为10086发来的短信:“你的手机通话消费达到了31500多分,可以兑换现金315元,请登录手机掌上营业厅领取。”15日下午2点多钟,陈先生按照短信提示的网址登录进入。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他用了一张卡里没钱的甲银行卡进行“积分兑换现金”操作,他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后,手机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当晚7点多钟,电话显示为安徽合肥乙银行的95533却打来电话核实其个人信息,并询问他当天是否用乙银行卡在网上连续进行多笔大额消费,陈先生予以否认。对方则称:“你的手机可能中了病毒”,并让他立即进行手机杀毒。陈先生随即赶到乙银行的网点查询银行卡里的余额,查了两次都查不到。接着,他又跑到某信用社的柜员机上查询,银行卡却被ATM机“吞”掉了。见此情形,他赶紧用手机拨打银行客服电话95533,对方人工台说,其银行卡已被连续消费多笔,总共消费2万多元,卡里余额只有5000元了,并叫他修改密码保护卡里的存款……
2014年11月,市民张先生多次到达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警称,其银行卡里的钱被人通过网络转账、刷卡消费骗走了2万多元。40多岁的张先生说,因为他平时喜欢在家里打网络游戏需要在网上充少量现金,所以就去银行办理了网银、U盾等。他从来没有用银行卡给别人转过账,也没有用银行卡刷卡消费过,却被别人转走了两个9800元,异地刷卡消费了两个2500元及几次数百元。
据办案民警杨警官介绍,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达川区公安分局已连续接到20多起类似报警,有20多位受害人报称,银行卡里的钱被人转走或刷卡消费数十万元。
银行
个人信息被盗或被复制银行卡
银行卡在储户自己腰包里,密码也没有被泄露过,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都去哪了?记者采访相关银行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银行卡没有丢失密码也没有泄露,银行卡里的钱是不可能被盗的。上述受害人很可能是在银行柜员机上办理业务时,遭遇不法分子偷窥,盗取其银行卡密码,或不慎泄露了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被人盗走银行卡里的存款。
同时,该银行工作人员还说,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也可能是在上网的过程中不慎泄露的,如浏览非法网页、手机下载恶意插件、遭遇钓鱼网站等。
银行方面提醒广大储户,在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时,需提高警惕,注意遮挡密码,防止不法分子盗取密码等个人信息。在网上办理业务时,避免用手机下载恶意插件、浏览非法网页,并小心钓鱼网站,谨防手机中毒或密码等个人信息被盗,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造成经济损失。
警方
案件蹊跷正在侦办中
办案民警杨警官告诉记者,接到报警后,他们立即进行了调查,结果却令人感觉十分蹊跷。首先,受害人均声称银行卡未曾丢失,密码没有向他人泄露过,手机也没有给别人使用过。其次,有不少受害人办理了网银,其银行卡里的存款额发生变化时经常收到手机短信提示,而被人转走现金或刷卡消费时却从未收到短信提示。第三,受害人的银行“交易明细”账单显示,转走受害人银行卡里存款的银行账号多为“海南某信息有限公司”、“上海某有限公司”、“深圳市某有限公司”等外地公司账户,消费记录也显示为海南、福建、广东等异地消费,而受害人与这些公司从未发生过任何交易,也从未在上述地区持卡消费过。
目前,警方正在对这一系列案件进行侦办中。
(徐希 本报记者 罗烽烈)
“我的银行卡未曾丢失,密码也没有向他人透露过,银行卡里的钱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少了1万多元呢?”近来,达川区公安分局连续接到20多位市民报警称,银行卡里的钱莫名被人转走或盗刷,涉及金额达数十万元。目前,这一系列案件正在侦办中。
新闻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的艾滋病人群感染的趋势正逐渐从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特别是妇女儿童。有调查显示,在15至24岁的人群中,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综观近年来艾滋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