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的矿洞已被当地政府砌堵。
今报记者周如雨 文/图
4月13日晚上,4名男子潜入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龙头山一废弃金矿矿洞,疑似进行勘探活动。然而不知何故,3名男子先后倒在矿洞内,另一人向外求助。之后,进入洞内昏迷的三人,先后被赶到的当地村民、消防官兵以及专业矿山救援队救出,但都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
据了解,龙头山为一座金矿矿山。目前,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再次组织力量进行排查、整治,尽量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救援
三人被困废弃矿洞
4月13日晚上8时48分,贵港市消防支队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港北区根竹镇龙头山一废弃矿洞内,发生人员中毒事件,3人被困。接到报警后,特勤中队出动2辆消防车及14名官兵奔赴事故现场救援。
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透露,由于事发地点位于龙头山上,夜色已晚,山路崎岖难行,救援车辆只能在半山腰停靠,消防官兵携带安全绳、软梯、照明工具等设备步行前往,于晚上10时10分赶到事故现场。
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已有村民抬出了一名倒在离洞口不到5米远的被困男子,但已经没有呼吸。救援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后进入洞内,约半个小时后,在离洞口约40米处将第二名男子抬出。
接到通知的矿山救援队亦在消防队伍后赶到了现场。14日凌晨30分许,矿山救援队将第三名被困者抬出。
让人遗憾的是,这两名被困者也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现场
当地政府砌堵洞口
14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龙头山黄衣岭的出事矿洞。
据当地一名正在现场处置相关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13日晚上,他们接到港北区应急办通知后,便连夜赶到现场参与营救及后续工作处理,由于夜色入黑的缘故,在救援队伍将被困人员救出后,为了防止发生二次意外事故,他们便连夜派人守护现场。
“对于出事的矿洞,我们已经进行了砌堵”,该工作人员指着出事矿洞口对记者说,在砌堵矿洞口后,为了预防里面的一些有毒液体会渗出,他们已经派人在砌堵洞口前,在洞内投放了大量漂白粉及盐等一些物品,并且对现场一些采矿用的管道等进行拆除,预防有人利用这些现成物品进行非法盗采活动。
历史
废弃矿洞屡现“吃人”事故
据了解,龙头山位于贵港市区西北方向,距离市区约15公里。龙头山自1982年被广西第六地质队勘探发现有C级、D级黄金矿石量116万吨,含金量为每吨5克多。虽然随后当地成立了国有矿产公司进行开采,但受利益驱使,附近群众、各地淘金者闻讯后纷至沓来,进行掠夺式地开采,高峰期时,开采窿口达800多个,最多时上山人数达3万多人。
“近几年,这座废矿山每年都要‘吃\’掉几个人。”据当地一知情人士称,龙头山以前非法开采矿洞被当地政府封存、废弃后,当时山上的窿口(即矿洞)一度被炸掉或用砖块、石头砌堵,但不断有不法分子又开始从事非法采矿活动。由于这些非法盗采矿点采矿设备简陋,没有任何安全设备和保护措施,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记者从当地消防部门了解到,据初步统计,近几年龙头山非法采矿者死亡人数超10人。
防范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4日,根竹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人员对矿山进行排查,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该负责人向记者简单介绍了情况。根据初步了解得知,港北区根竹镇村民丘某福、丘某安,桂平石龙镇人黄某辉,贵州省人刘某平等4人,私自到龙头山山顶一矿洞内盗挖金矿,由黄某辉负责在外面放风。13日下午6时许,黄某辉久等未见三人出来,随即拨打电话向村里人求救,村民到达现场时才发现,进入矿洞内的其中一人面朝地倒在离矿洞口四五米远的地方,立即把他拖出来,“他们本想继续对被困村民展开救援,但由于无专业设备,才想起报警,向消防部门求救”。
在交谈中,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情况,虽然当地村民对此事三缄其口,但根据矿山救援队深入这个长达280多米的矿洞内勘测发现,洞内未发现盗采工具、设备及堆积物,估计这几名村民为初次入洞勘探,不料却发生了意外。
该负责人坦言,虽然近年来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并对一些发现的非法盗采点进行打击,但由于利益驱使等现实原因,非规模新的盗采行为时有发生,“毕竟当地村民熟门熟路,每一处矿点他们都了如指掌,且时常在入黑后开始行动”。
港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次事件,下一步将加大巡查力度,尽量避免被砌堵矿口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另一方面,政府也继续加强群众安全教育工作,并对废弃矿点周边重新进行警示。
新闻推荐
5月23日,事故中受伤人员在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长沙5月23日电(记者谢樱)记者从湖南新宁县获悉,23日中午新宁县回龙镇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