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看什么不是问题,怎么看才是问题。
日前,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批评暴力血腥动漫作品,并点名《名侦探柯南》,主持人称: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动漫作品的危害触目惊心,暴力血腥的情节被一再渲染;他们打着动漫作品的旗号,其实就是一部赤裸裸的犯罪教科书。据悉,4月初,一份《文化部整治暴恐动漫第一批查处名单4月16日下架》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其中《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美少女战士》等多部受欢迎的动漫作品赫然在列。而文化部相关人员表示,相关查处正在进行中,具体查处名单会另行公布。有记者致电乐视网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动画片下架的通知,所以这些动漫作品都仍在正常播放中。而《火影忍者》漫画的出版商中少动漫负责人董玉民表示,目前他们也没有收到对动漫书的相关下架消息。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网店依然可以见到网传动漫名单中的《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海贼王》几部读者较为关注的漫画作品在线上售卖。据人民网
对于北京台的批判,《新闻晨报》4月24日发文做出了令人深思的回应。报道称这两年满屏的“手撕鬼子”,可比区区动漫血腥多了。在分级制度短期内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和教育儿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比一纸禁令来管理“暴恐漫画”重要得多。
论暴力情节,电视节目可比动漫的危害大多了
看了遍视频,《法治进行时》大概讲了这么几条“罪证”:血腥暴力的情节、每集故事结尾都要讲述谋杀事件策划的全过程、恐怖内容影响孩子心理健康、部分孩子模仿动漫情节造成伤害。乍看起来是危害不小,可仔细想想,真是这么回事吗?
抨击动漫血腥暴力早不是新闻了。记得20多年前我还在初中时,就有媒体惊呼“孩子热衷模仿圣斗士”,认为满大街的“天马流星拳”、“庐山升龙霸”会变成集体打群架。结果呢?好像一起真实案例也没有。再说了,这两年满屏的“手撕鬼子”,那可比区区动漫血腥多了。
讲述谋杀过程。请节目组回头看一下,从央视的《今日说法》到各个地方台的《案件聚焦》、《法治在线》等等兄弟节目都在看着你们呢。对了,你们自己不也报道各种杀人放火赌博贩毒案件的详情吗?
影响心理健康。来来来,请移步天涯论坛,有个名帖叫《儿时阴影慎入!!!上图八老版<封神榜>各种恐怖镜头!!!》,那些炮烙啊、剜心啊、挖眼啊、割肉啊的镜头,比柯南可足足早了6年呢。
模仿动漫情节造成伤害。随手搜一下“模仿电视剧”,得到“模仿电视剧杀人”、“模仿电视剧自杀”、“模仿电视剧上吊”数百篇,看来每年“暑期必备神剧”里《还珠格格》是播不成了,谁让小女孩模仿小燕子上吊了呢。
由此我们是不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电视节目可比动漫的危害大多了,咱们要不干脆把电视台全关了吧?电影也是,不是接吻上床就是砍砍杀杀,拍个青春片没有打胎劈腿都不好意思上映,这不得把孩子全教坏了啊?还是都禁了干净。
分级制度始终还是闻声而不见影
其实,北京电视台也说了,国外对电视、电影等等都是有分级制度的,很多动漫都是成人动漫,不是给孩子看的。例如节目中举证之一,动画《尸兄》的画面上,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硕大的18禁图标,表明这是给18岁以上成人观看的作品。国内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分级,孩子可以直接看到所有类型的动漫。因此节目最后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完善的制度,不能只靠一纸禁令来管理这些“暴恐漫画”。
问题是,不论是电视、电影还是动漫,业内对分级制度呼吁了没有20年也有15年了,始终还是闻声而不见影。所以有人说了,依靠分级制度看来在短期内是不可能了,采取一些比较严厉的管理措施也无可厚非呀,不然孩子都去模仿这些暴力情节怎么办?
孩子看动漫,只看不教才危险
至于“管理措施”的问题,《法治进行时》其实已经做了回答:在节目引用的资料中,画面显示一条新闻的标题是《孩子模仿动画频出事故只看不教才危险》。
确实,孩子的好奇心重,又喜欢模仿,这是儿童的心理特性决定的;但他们又缺乏成年人的经验,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无法预判,对生死、是非等“大词儿”也没有直观的认识,这也是儿童的心理特性决定的。以观众年龄为基准的分级制度,本身就说明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有区别,所以那些血腥暴力的情节,成年人看了会有明确的判断,而儿童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比如在面对比较恐怖的镜头时可以安慰、纾解孩子的紧张情绪,面对暴力镜头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是非观,等等。
所以,柯南说:真相只有一个——看什么不是问题,怎么看才是问题。
据《新闻晨报》
新闻推荐
郭晓东在节目中尽显硬汉本色。《真正男子汉》五一正式开播硬汉郭晓东再踏军营热血之旅湖南卫视大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