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值青春韶华,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却因生活琐事、情感挫折而选择放弃生命。是什么让他们宁愿面对死亡也不愿面对现实?
近日,通川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连续接到两起欲跳桥轻生的警情,民警均及时赶到现场,将2名当事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起案例中,哭着闹着要寻短见的都是刚20出头的年轻小伙。
接到分手电话
22岁男子翻过廊桥护栏
和朋友喝酒正在兴头上,男子黎某某突然接到女友的电话,女友在电话里告诉他,要和他分手。黎某某一时想不开,一口气跑到廊桥,翻越护栏就要跳桥。派出所、消防等部门随即赶到展开解救,黎某某的女友也随后赶来劝说……
3日凌晨0时30分,22岁的年轻男子黎某某正在仙鹤路和朋友们一起喝酒。突然黎某某的手机响了,拿起电话一看,发现是女友小琴的来电。“我和朋友一起喝酒呢,马上就要结束回家了。”他以为是小琴打电话来“查岗”,接通电话就立即主动“报告”。“我不是问你这个。”小琴冷冷地回答,并“痛快”地通知他,要结束这段感情,和他分手。
知道女友的决定后,黎某某仿佛被一大盆冷水从头浇到脚,里里外外都凉透了。他告诉朋友们“想一个人静静”,离开了酒吧。然而,朋友们见黎某某久久没有回来,拨打电话也无人接听,联想到之前他的情绪似乎有点不正常,怕他出意外,立即结了账,四处寻找黎某某。
朋友们沿着仙鹤路一路寻找至龙郡,都没有发现黎某某的踪迹。其时,达城风雨交加,朋友们最后决定上廊桥找找。“你站到那里干什么,快过来。”很快,朋友们就在廊桥老城区一头发现了黎某某。他已经翻过了护栏,整个身子悬在桥身外,脚踩桥面的外沿,仅用手抓着护栏的钢条,随时都会跌入州河河道。
见情况危急,朋友们也不敢靠近,遂拨打电话报警求助。接警后,水上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民警发现黎某某满身酒气、情绪失控,根本无法交流劝解,只好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增援营救。
“你们不准过来,过来我就跳了啊!”等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黎某某的情绪更加激动,一会哭一会笑,更不许任何人靠近他。
现场一直僵持了1个多小时,看着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现场的民警和消防官兵都捏着一把汗,都担心他一脚踩滑就跌入河中。最后,派出所的一名老民警终于想了个办法,从黎某某朋友那里找来其女友的电话,希望其女友能赶到现场劝解。
电话打通后,黎某某的女友从民警那里得知情况后,心里也十分着急,立即乘出租车赶到现场。经过大家一起劝解,黎某某的思想渐渐有了松懈,最后还允许其女友靠近他说说“私人的事情”。其女友趁着与他说悄悄话的机会,一把抓住了黎某某的手腕。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官兵见状立马冲了上去,将其抱住并从栏杆外拖回了安全地带。
随后,黎某某及其女友一起被带回了派出所。经过大家的劝解,黎某某对自己刚才的冲动行为后悔不已。他表示,感谢大家合力相救,如果不是女友的机智和民警消防官兵的勇敢和耐心,说不定自己一时冲动就会给家庭及朋友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为琐事与邻居发生争执
25岁男子气得要跳河
邻居在楼顶修水池,养鸡鸭,导致自家房顶漏水。男子罗某与邻居交涉未果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年纪轻轻的罗某竟一口气跑到通川桥上,要跳河自尽……
“你们快来救救他,他要跳桥啊!”近日,水上派出所突然接到报警称,有人在通川桥中段欲跳河自尽。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一名20多岁的男子正跨坐在通川桥的护栏上,旁边几名热心市民正使劲拽着他,不断劝说。派出所民警立即上前搭手,和热心市民一起将这名男子从护栏上拉了下来。待该男子情绪稳定后,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了解情况。
民警在查询了罗某的户籍信息后,发现该男子名叫罗某,年仅25岁。可他为何年纪轻轻要跳桥轻生呢?是事业上受到打击?还是感情上遇到挫折?民警询问罗某后,发现他跳桥仅仅是因为和邻居吵了架。
罗某居住在仙鹤路附近某居民楼顶楼。其邻居长期在楼顶天台养鸡鸭、种菜,并建了一个小水池,导致楼下罗某的房屋一遇到下雨天,就严重漏水、渗水。罗某多次找到物管反映,并积极和邻居进行协商,要求对方在天台上面再盖个雨棚。然而,多次协商无果。事发前夜,达城暴雨如注,罗某家里又遭遇了“水灾”。他再次找到邻居协商,因言语不和两人很快争吵了起来。争吵中,领居还骂了罗某几句。
房子漏水、架吵输了,罗某心里一时想不开,一口气跑到了通川桥上,准备跳桥轻生。在罗某刚翻上通川桥护栏时,一名过路的热心市民发现了他的异常举动,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拽住了他的衣服,将他从死亡边缘拖了回来。随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围了过来,将罗某拉住并报警。
找到原因后,民警立即并对罗某进行心理开解和劝导,随后又电话通知他家人将其接回了家。冷静下来的罗某最后表示,自己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放弃生命确实不值得。
他们为何漠视生命
自残、自杀这些行为本不该和年轻人挂钩,但很多正值青春年华的生命却因此凋谢。过去物质条件差时,人们尚能坚强乐观地生活着,可富裕之后,为何年轻人却对生命如此漠视呢?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年平均自杀率下降到了每10万人9.8例,已经降到较低水平,但自杀是中国年轻人最为常见的死因。综合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碰到的轻生当事人,初步统计发现,达城轻生人群中,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垂暮有病的老人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导致年轻人轻生的原因大多是感情、生活上的琐事。
“真不知道年轻人怎么想的,现在的生活条件多好啊。我们那会儿连饭都经常吃不饱,也都挺过来了。怎么小孩儿们连这么点儿难关都迈不过去呢?”年近八旬的李大爷告诉记者,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他除了惋惜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理解。成绩不理想、考不上名牌大学、工作受挫、感情纠葛,这些在老一辈人眼里看来“不算事儿”的问题,让一个又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凋零。
随着90年代出生这一批年轻人逐渐踏入社会,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导致他们轻生的原因,除当下沉重的社会压力,这也缘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家人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差,他们进入社会后,一旦驾驭不了身边事物,因“活着太累”而自杀。他们选择轻生这条极端的路是在逃避、解脱。他们的自杀多是激情型自杀,未经深思熟虑。甚至还有用自杀来要挟、惩罚父母,最终导致弄假成真的悲剧发生。
年轻人动不动就哭着闹着用轻生这样的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有人认为是年轻人不懂得爱;也有人认为是缺乏疏导;还有人归结于社会环境。但无论如何,社会、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失难辞其咎。专家指出,偏执的教育模式应该改变,“知识增长”不能拖“生命成长”的后腿。
文/图 张竞兮 本报记者 程序
新闻推荐
在新车出厂时,厂家都会给车辆提供随车物品,便于我们驾车出行时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除了厂家提供的随车物品以外,车主朋友还需要哪些物品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呢?今天本版编辑就为车主朋友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