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在娇惯考生家长“坐地起价”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5-07-03 02:28   https://www.yybnet.net/

新闻事实:

北大、清华抢生源的恶战持续发酵,也引发了考生、家长一些不正常的做法。有招生组老师透露:一名考生家长得到北大承诺,可得2.5万元奖学金;随后,以此向清华要价,得到4万元的许诺;又转头跟北大说,“清华承诺我们4万了,你们看着办”;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把孩子“卖出”一个满意的价格。

当名校互相给高分考生递送对手的“黑材料”,或想尽办法切断“准新生”与对手学校的一切联系时,家长两边“讨巧”,不过是依葫芦画瓢,而赐予家长“议价能力”的,显然是乱象丛生的招生市场。

一切都依规矩办,高分考生及家长哪会如此“傲娇”?2015年,因为“微博演义”,互掐了N年的北大、清华,终于将由来已久的招生积怨,捅到了台前。6月29日,教育部新闻办微博“微言教育”首次回应两校争抢优秀生源一事,重申了高校招生工作中应遵守的纪律,称“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

如果从我们高等教育的现存及未来观之,“家长坐地起价”的现象以后只怕还会更多的出现。6月初发布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显示:以山东为例,2014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为63.6万人,尽管已实现回升,但仍连续几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河南也如此,2012年以来连续3年未完成招生的比例都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10%;安徽与河北也已连续两年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显然,未来的考生争夺战只会更激烈:一是名校“掐尖”抢高分生,以此捍卫圈内地位及政策资源的话语权;二是一些普通高校“饥不择食”,使出浑身解数疲于应付生存危机。

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的高等教育已部分进入“买方市场”。高校应从争抢生源转向吸引生源,应该考虑如何服务好考生而不是一味的讨好高分生源。

——据《中国青年报》 邓海建/文

千万不要谴责家长们的行为多么市井气、摆不上台面。在这件事上,丝毫不能用道德水平来衡量这些家长的行为,因为任何人想从市场中获得稀缺资源,都需要花到大价钱。很显然,北大、清华需要获取高分考生资源,而家长又手握这种资源。这种情况下,家长坐地起价,有何意外?

事实上,现在的招生更像是一门生意,有竞争,就有出价,有出价就有讨价还价,如果没有北大、清华的竞相“出价”,可能也就不会有家长把孩子当商品,更不会有家长的坐地起价。家长喊价,学校接盘,这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都无权干涉。

不过,这样的抢状元方式合理吗?首先,他们抢的不是人才,而是分数。北大招生组一位年轻教师最近写了一篇《我目睹的清华、北大招生怪相》的文章就提到,“不只一年,不只一次,我听到招生老师吐槽某某学生有性格缺陷,就算来了北大、清华也会xxxx,但是因为他们分数高,所以我们还是要拉下脸去跪舔一个我们看不起的学生,而且要跟清华去抢一个连我们都看不起的孩子……”既然大家都觉得不合适,为何还要录取这样的学生?这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

其次,抢状元的资金来源不明。据说今年清华在某省都开出了20万的状元价码。有人去查了一下这笔钱,是从教育基金会流出的。作为教育基金会,不是应该资助那些更需要的学生吗?侵占贫困生利益,拿着教育基金会的钱去抢状元,实在也是不妥。

毫无疑问,招生方式决定了你招来的学生是啥样的,你吸引的家庭是啥样的,你吸引的家长是啥样的?如果只注重分数只把学生当资源,难免招来坐地起价的家长。

——据《扬子晚报》 陈小二/文

新闻推荐

台湾新北粉尘爆炸伤者中仍有225人病危

据新华社台北7月8日电(记者何自力郭丽琨)据台湾健保署8日最新统计,台湾新北市粉尘爆炸伤者中目前仍有225人病危。统计显示,仍在就医的424人中有281人在加护病房。伤患平均烧伤面积达44%,大于4...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谁在娇惯考生家长“坐地起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