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市民们在逛街、车站码头排队候车、在广场休闲时……都碰到过聋哑人搭讪要求“捐款”的,如果你捐款5元、10元后,他们还会拿出一张“献爱心”的宣传单,请你在上面签名。
这些聋哑人拿着你的捐款去干了什么呢?日前,通川区西城警方在一次日常检查工作中,无意间揭开了这个谜底,民警发现5名“求捐款”的聋哑人住的是宾馆,用的苹果6,有案底、还吸毒。
民警查房 他们紧张什么?
“我们只是一次很寻常的抽查。”据西城警方负责人介绍,近日下午,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宾(旅)馆实名登记情况进行抽查,当抽查至达城文家梁一中档宾馆时,民警随机挑选了2个入住客人的房间进行检查。当打开第一个房间后,民警发现里面住着几名男女,遂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很快,民警在对话中,发现他们是聋哑人。
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西城警方刚刚端掉了一个聋哑人盗窃团伙,遂警觉地多问了几句。为了表明清白,一名聋哑人赶紧从包里拿出一张“献爱心”的宣传单,他们告诉民警,自己一行共5人(2男3女,其中2对夫妻、一名单身女性),是专门来达城为聋哑人募集捐款的。
然而,细心的民警发现,在现场询问过程中,对方十分紧张,“脸色都白了,额头上都是汗。”同时,民警还发现这几名来达城募集善款的聋哑人,用的手机竟是苹果6。见对方形迹可疑,民警依法将5名当事人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调查。
调查
吸毒扒窃都有
善款自己消费
在将5名聋哑男女带往派出所的途中,民警发现其中一人不断打哈欠、冒虚汗,怀疑其是一名吸毒人员。到了派出所后,民警立即对5人进行尿检,发现其中一对夫妻王某和张某洁,以及另一名男子张某辉3人都曾吸食了毒品。同时,王某和张某洁夫妇还因扒窃,被外地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
据3名违法行为人交代,他们平时都是在各地流窜,在车站码头、广场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向好心市民“募集善款”为生。如果有人捐款在5元以上,他们就拿出一张“善款登记单”,请对方留下姓名。而这些募集来的善款,均用于自己消费。此前还在重庆时,他们在朋友的“招待”下,吸食了毒品冰毒和海洛因。
目前,3名违法行为人已被通川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何瑜 本报记者 程序)
新闻推荐
驾驶员受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