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天津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获悉,最新数据公布,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04人。目前,在医院收治的伤者中还没有出现死亡情况。
在8月15日上午10时,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据天津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包景岭介绍,从8月13日13点到8月14日24点的监测数据看,天津市17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未检测出氰化物等有害有毒物质,事故区域地表水和海水监测点均未检出三氯甲烷及苯系物。
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表示,港口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是由交通运输部门发放,过去对瑞海国际公开安评报告没有强制性要求,现在在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可部分公开安评报告。
有传言称,天津市原副市长只升华与瑞海公司总经理只峰是“父子”关系。对此,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建生辟谣称,只升华只有一个女儿,只峰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记者15日上午在天津滨海新区“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天津开发区第二小学见到,10点50分左右,志愿者挨个帐篷通知受灾群众:接上级信息警示,因为风向即将改变,出于安全考虑请大家穿着长衣长裤并戴上口罩有序撤离。截至11时,已有三辆大巴车载着群众离开,现场还有一辆大巴车,群众正带着行李有序上车。
最新伤情统计
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04人。截至15日17时,住院伤员722人,其中危重症伤员58人,住院人数比前一天增加21人,危重症伤员减少12人。
关注
确认危化品中含氰化钠
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显示,港区运抵区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中包含氰化钠。对于“现场是否有700吨氰化物”的疑问,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则表示:由于不掌握情况,暂不能确定。
此外,高怀友还表示:初步认为,事故危化品主要集中在装箱区和运抵区,装箱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钾、钠、氯酸钠、硝酸钾、烧碱、硫化碱、硅化钙、三氯乙烯、氯碘酸等。运抵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环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铵、氰化钠、四六二硝基、邻仲丁基等危险化学品。
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说,在现场处置、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方面,有四个方面工作进展:
一是组织氰化钠的生产企业来现场进行处置,因为生产厂家对氰化钠的性质、一些特性包括处置的方法更了解一些。
二是组织天津渤化集团天津本地的化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喷洒双氧水等这样一些方式来消解氰化钠,减少毒性。
三是组织防化团勘测氰化钠的位置和范围,防化团的设备可以准确定位。
四是组织天津港口有关力量,通过构筑围堰、封堵雨水外排口和污水排放口等方式防止污染物扩散,储存下来的污水会进行专业处理。
直击
记者跟随生化部队进入核心区
被烧扭曲的汽车残骸,地面随处可见的玻璃残片、一阵阵刺鼻气味……
15日,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进入第四天,新华社记者跟随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首次进入爆炸核心现场搜救,亲眼目睹爆炸核心区的现场状况。11时许,在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爆炸现场不远处,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集结完毕,首批搜救队准备进入现场。
搜救队伍着重型防化服进入爆炸核心区建筑物开展搜救,随身携带氧气理论上只够用50分钟,差不多是一个小时就需轮换小组进入。
此时,记者已穿上重型防护服,戴上可以过滤有害气体的防毒面具,准备跟随队员们进入核心区。但仅仅几分钟,记者全身被汗浸透,眼睛被汗浸得根本无法眼开,不得不脱下重型防护服,换上轻型防护装具。紧接着,记者便跟随救援队员们,沿着瑞海公司北面马路开始向爆炸核心区行进。
记者看到,地面上遍布着碎玻璃和扭曲的金属片,随处可见烧得变形的汽车残骸,被气浪冲击变形的集装箱、大型消防车,行进十分困难。途中遇到一辆红色大型车,上面收音机却一直在响……
走着走着,记者发现呼吸有些不畅,整理防护面罩时,闻到一股刺鼻味道。继续走了十几分钟后,记者已经逐渐接近爆炸的核心区域。穿越在爆炸后汽车和房屋散落的零部件中,记者在爆炸的最核心点发现,附近仍旧噼里啪啦的爆炸声不断,白色和青色浓烟交织。
除了现场搜救声,还传来哗哗的水声。记者循着水声看到,在爆炸坑北侧不远,从东面流出来一股透明但有些发黄的水。记者从防护面具下方掀开一条缝隙呼吸空气,有一股刺鼻的酸味,也很辣眼。记者看到,脚下横七竖八倒了很多外皮破损的电线,漏出的红色和蓝色的线头已经发黑。
记者小心翼翼地继续走着,当踩到一个很长的粗管时,管子立刻开始碎裂,记者赶紧跳跃过去。旁边各种各样的栏杆已经“拧”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搜救队员都在紧急而又细致地进行排查,捕捉生命迹象。达到规定时间时,记者被要求跟随搜救部队撤出现场。
12时许,当第一批搜救队员陆续撤出现场时,脱下防护的战士们迷彩服都如同刚从水里捞出一般,所有队员都在大口喝水,有些人还出现了眼睛疼痛、呕吐等身体不适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将继续在爆炸核心区开展声明搜救,逐个排查,争取着黄金72小时的最后几小时。14点左右,一名近50岁的幸存者在集装箱内被北京卫戍区官兵救出。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形势严峻,表明安全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