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贫困的替考者不值得同情
新闻事实:日前,因南昌跨省替考事件被开除学籍的大学生“枪手”敖辉致电媒体,表达悔恨之情,希望得到社会原谅和帮助。“父母在郊区租房,在学校我一个月生活费500元,经常吃泡面。”替考,是因为生活拮据想挣钱。
媒体观点:对于他的故事,让人思考的是:贫困是否真是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成为铤而走险违纪违法的推动因素?诚然,极度的贫困的确可能使人因为极其无助而做出出格之事。但如果不愿意在正途上付出劳动,却只想着往歧途快速发财,那么贫穷就只是借口而已。不管是困顿或暴富,对原则和志向保持坚守的态度,才最为可贵。
《新华每日电讯》
劳动教育“补课”要立足实际
新闻事实: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媒体观点:要让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继续出台细则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使相关学校不会把劳动教育继续形式化;另一方面,要加快顶层设计层面的改革,用改革给普通人勤奋劳动的动力,用社会公平重塑勤劳的自觉。如此,崇尚劳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劳动教育也才能成为中小学教育自觉的动作。
《长江日报》
流动摊贩更考验城市管理水平
新闻事实:日前,《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已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因难以取得合法证照而一直处于“走鬼”、“地下经济”地带的食品加工销售小作坊、小摊贩,有了法律保驾护航。
媒体观点:流动小摊贩合法化,并不意味着对他们就可以放任不管,相反这更加考验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智慧。否则,流动摊贩合法化就会沦为给城市添堵、添乱。实行流动摊贩合法化政策,不表示城管就“失业”了,就可以弱化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相反要强化管理、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流动摊贩、市民和整座城市。
《中国青年报》
先有以貌取人,后有整容低龄化
新闻事实: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各大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了解到,趁暑假接受整形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最多的占据了不少医院一半的门诊量,最少也有三分之一。而随着不少人对“颜值”的追捧,整形市场也出现逐渐低龄化趋势。
媒体观点:有人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90分靠长相”。也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颜值高,确实有用,特别是不少人、不少企业以貌取人,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压力下选择妥协:整容。整容因此成为庞大的产业,整容低龄化趋势明显。但是,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跟进。
《光明日报》
对“慢就业”先不要急着棒喝
新闻事实:近来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毕业后先不马上工作,也不继续深造,而是准备先在家休息或外出旅游、支教,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就业。他们被称作“慢就业”一族。这就意味着,“毕业就工作”将不再是毕业生的“标配”。
媒体观点:在追求效率、时间至上的“快”时代,我们总以为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节拍上,而且步与步之间不踏空,这样才叫努力,才不会掉队。但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选好或选对,就算你走得快如上紧的发条,有何意义?变革的年代,需要多一份包容。对于“慢就业”这种看似逆潮流的“任性”,也不必先急着进行道德谴责,扣上“啃老”“逃避责任”的帽子一顿棒喝。有些时候,表面上的“退”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进”,“快”与“慢”的变奏,本就因人而异,何不大方给予对方尊重和包容?
《广州日报》
加快产业调整应对“用工荒”
新闻事实:日前,人社部公布了对10省500村劳动力转移的监测数据。上半年,500村新增农民工29.4万,同比增加0.3万,仅增长1%。这也是该数据自2010年以来的连续第四次下滑。一如人社部年初的判断:我国农民工不再“取之不尽”。
媒体观点:一地经济若能与当地劳动力数量间形成符合比例的对应关系,反而是一种向好的积极因素,映衬出前期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至于农民工减少带来的产业调整、薪资提升等情况,不过是市场应对“用工荒”而作出的一个调整动作,而不至为之“用工慌”。本质上,农民工的流动变化分析,是二元经济的一个结果,其后的用工荒及一些职业如服务业的农民工化,甚至农民工这个词汇的产生,都未必是健康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当下的调整,从更长远来看,未必不是好事。
新闻推荐
□燕农深圳交警自8月起祭重招整治交通违法,行人闯红灯不再是教育几句那么简单,而是会被要求戴绿帽子、穿绿马甲在路口劝导其他路人。同时,交警将个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数据,与第三方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