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该对车检乱象“刹车”了

来源:兰州日报 2015-09-15 14:15   https://www.yybnet.net/

车主给黄牛200元,黄牛给汽车检测站150元,就能让尾气严重超标的汽车通过;检测设备厂商可以篡改软件,其中就有自称占有率40%安车公司……央视“焦点访谈”日前曝光了车检中的造假现象:记者先后在鲁、粤、浙、辽等省调查了20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只要黄牛疏通好了关系,尾气不合格的车辆,不需维修即可拿到合格的检测报告。《新京报》

尽管有网友调侃,媒体曝光的这些问题早已司空见惯,但车检造假如此明目张胆,几成公开的秘密,还是让人触目惊心。而网友的“习焉不察”本身,同样可以视为这种“社会共谋”的一个佐证。

检测站居中操控,设备生产厂家大做手脚,黄牛党奔走前后,车主们花钱消灾……貌似严苛的车检制度流程,在“民间智慧”的播弄之下,实际上早已成了千疮百孔的烂棉絮,再无可能从终端堵住排放不合格的海量车辆。可以说,围绕车检,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的利益分肥链条,并呈现出整体性溃烂。

一方面,一些检测机构滥用权力,串联起各相关利益主体,赤裸裸地将权力在市场中变现。其在扭曲权力指向的同时,还会通过这种权力的不断强化进一步更深入地设租寻租,刺激有关各方的造假积极性。在这样的格局下,检测技术是否先进,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发出指令的“人”可以随便干预检测结果,制度执行者已经变成破坏者。

另一方面,利益关系的不断固化,也一点点消解了堂皇政令的效能和严肃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很多看上去不错的环境治理举措,每每沦为“空转”,吆喝的声音远大于实际效果。

应看到,去年5月公安部和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推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强化违规违法责任追究等“车检新政”。这也被认为是简政放权之举。车检也从由各地公安车管所的隶属于检测机构检测,到主要由社会检车机构来做。但检车业务放开,不等于就能“唯年检”,而放松证后监督和对黄牛的打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4条和上述意见,都明确了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责任。对有关部门而言,也必须对“尾气检测造假”加强检测。否则的话,难免将“伪治理”形成的恶果加诸社会公众,侵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对于车检造假现象,乃至其间呈现的整体性溃败,更有必要在加强部门监管、规范制度执行的同时,逐步探索源头治理之策。比如从车辆生产过程的排放标准、油品标准等层面预作严格设定,建立机动车排放超标治理技术路线,然后再辅以严格年检,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卡住那些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说到底,没有管不住的车辆,只有无孔不入的利益;没有不好的制度,只有总想突破制度的人。

新闻推荐

复旦历史系被曝“小三门”

【新华社上海9月17日电】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小三门”事件引起舆论热议,而随着当事人之一、历史系副教授徐某一份长达13页、与其妻此前控诉书针锋相对的《情况说明》热传网络,使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该对车检乱象“刹车”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