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虽然保险已经成为不少家庭每年的定向开支,但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很多消费者仍受不少“旧思维”的桎梏。保险专家将为您答疑解惑。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当前不少家庭的普遍观念,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想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优先选择为孩子投保、准备教育金。而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大人,却往往被忽略。家庭投保,孩子和父母的投保比例究竟应该如何?
保险专家建议:风险管理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是,首先管理的是那些发生几率低,但发生后损失较大的风险,所以在家庭面临的主要风险中,意外、重大疾病对家庭的未来损失是最大的。
显而易见,相对孩子而言,没有父母时对家庭的损失更大,因为父母是家庭的收入来源和精神支柱,如果切断了收入来源,之后的生活将无法继续,所以,在家庭投保时,首先应先考虑父母的保障,父母保障越全面,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障。其实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照顾和爱。
误区2:
买多份就能赔多份?
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增强,不少消费者用多次、重复投保来希望获得更高的保险保障。那有哪些常用险种可以叠加给付?有哪些保险即使重复购买,也并不能获得更高赔偿?
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如果希望通过多次、重复投保来获得更高的保险保障,要选择人身险相关的产品,比如意外险、寿险以及重疾险,这些保险产品可以叠加给付,不受公司的影响,也不存在重复投保的问题。
对于意外险来说,只要是因为意外事故导致的残疾或者身故,对应的赔偿金或身故金都是可以叠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身意外险就可以无限地购买。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一般保险公司会规定购买限定数额。
而医疗保险属于费用补偿型保险,符合保险的补偿原则,即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的额度内,按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给付保险金,而且赔偿额度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额度。即使是多投保,最多也只能在不同的保险公司进行按比例赔付,而且都要先参照医保或其他渠道的报销额度,然后才对剩余部分进行再报销。所以,医疗险没有必要通过重复投保获得高额赔偿。
误区3:
买了“全险”就能全赔?
“我买的是全险!”这是一句经常出现在车主嘴边的话。很多选择了“全险”的车主总是认为凡是车辆受损都可以找保险公司理赔。那买车必须要买全险吗?买了全险,就能全赔吗?
保险专家建议:社会上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全险”,实际上是指包含了交强险、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等主要险种的组合。买“全险”与全责赔偿是两个截然不同概念。
说“全险”会误导客户,由于客户对条款的不了解,会误认为全险就等于所有损失金额保险公司都可以全额赔偿。保险公司之所以强调按责赔偿,主要就是基于责任原则,否则会鼓励当事人在事故发生时,不能积极地控制损失,或者引发道德风险和保险欺诈,导致不当获利,这无疑与保险的补偿功能是相违背的。
误区4:
带病一定不能投保?
在过去,“带病投保”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骗保行为,但相比普通人,身体有恙的病人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更为渴望。那消费者在投保时,是否完全不能投保?
保险专家建议:带病并不一定完全不能投保,保险公司会根据已有疾病及其并发症进行评估,进行加费、保险责任约束,当然也可能会拒保,消费者要主动写明病史,以便保险公司进行评估。□张
剑
新闻推荐
17岁的青运会游泳冠军庆文怡日前在国家队宿舍猝死,这一消息震惊泳坛,作为目前的泳坛“大哥”,孙杨其实也一直受到心脏疾病的困扰。听到消息后,他在难过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