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从2016年开始,四川省将每年评选1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意见》指出,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在校生创业,经与学校协商,可在原有学制基础上延长2至5年。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方面的优秀学生。
《意见》要求,强化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支持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多形式的集团化办学。集中力量分类分步建设一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集团和一批大型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舞台。从2016年开始,每年评选1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实施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21工程”;到2020年,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别达到500项、2000项和10000项。
《意见》明确,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常态化机制,保证创新创业专职教师每2年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2个月。到2017年培训高校创新创业教师1200名,引进企业兼职教师600名。□记者赵万山
新闻推荐
五大平台拓宽就业渠道订单式培训提升技能 兰州市2.1万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据市残联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兰州市19.2万残疾人中,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有4.8万人,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发展盲人按摩、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五大途径,已经就业的达到2.1万人。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