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红
梅老师四十来岁,个头中等,白净丰腴,五官端正,浓密的齐肩秀发,左右两边掖在耳后,鼻梁上架着一副瓶底厚的眼镜。她是老三届大学生,在县师范学校任教。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大院,大家都要高看她一眼。
梅老师的爱人也是一位教师,人称张老师,不过是县中心小学的老师,这样的身份落差,奠定了梅老师在家庭的权威地位。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是梅老师生活的轨迹,日子过得单调而重复。梅老师恃才傲物,不免有些清高。她在院里没啥人缘,遇着人了,除礼貌性地点头淡笑外,从不多和院人说一句话。院人也知趣,心里跟明镜似的,和她聊吧,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给自己找不痛快。
梅老师的男人张老师开朗、随和,可他一旦进了自家门,就像吃了哑巴药似的。私底下,他和院人打得火热,院人开口托办孩子上学一事,只要在他能力范围内,二话不说,帮忙到底。
梅老师也不是院人想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每每下了班,她从菜场买回菜,就一头扎进厨房,灶上灶下忙活着。她有洁僻,容不得家中有一丝灰尘,不大的两间屋子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亮亮堂堂的。而张老师呢,下了班,将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往墙边一靠,车笼头上挂着的挎包顾不上拿,弓身从包里取出玻璃茶杯,提着茶杯挨家挨户地转悠,之后天南地北地海侃神聊。直到天擦黑,自家孩子寻上门来,坏笑地喊道,爸,梅老师叫你回家吃饭了!张老师才意识到天色已晚。意犹未尽地与神侃的那家男人约定,晚饭后再聊。
回了家,梅老师阴沉着脸,跟抹布似的,差不多要拧出水来。张老师自知理亏,赔着笑脸地向她认错,赔不是。梅老师不开笑脸,也不搭腔。她最痛恨男人这个毛病。鄙夷他不像知识分子,小市民一个,哪有男人下班不着家的。张老师是个屡犯屡不改的主。他口头上答应得干脆,可到了下班的点,腿脚又不听使唤,照样在院里转悠。
教书育人是梅老师的毕生追求。她的教学水平在小城是有口皆碑的,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梅老师除了教书外,读书是她最大的爱好了。周末闲暇时,她在自家小院里,小方桌一张,竹靠椅一把,泡一壶茶,捧一本书,一读便是小半天。她家那两个小子调皮捣蛋,知道他母亲喜静,便想趁机要零花钱塞牙缝。只要见着梅老师看书,他们跑前跑后地闹腾,一刻不消停。多数时候,梅老师实在嫌烦,从口袋里掏出几毛钱打发那两个馋嘴小子。拿了钱的小子们眨眼间跑得没影儿。每到周末,张老师雷打不动,要看在郊外年迈的父母,想要梅老师同行,梅老师总是借口这事那事,不愿意随往。张老师一去便要一整天。这样,打发完两个小子后,梅老师一个人就能安安静静地读半天书了。
有段时间,院人看不到梅老师,在院里连照面也碰不上。而脚步散散的张老师也难见到身影,即便见着,他总是显得来去匆忙。院人都很纳闷儿。
特大新闻!知道吗?一本正经的梅老师,你们猜她咋的了?院人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蜂拥而上,朝发话的人发问,可发话的卖起了关子。说啊,说啊,大伙儿着急了。她啊,有外遇了!院人 “嘘”的一声,连连摇头,假新闻,谁信啊?你们别不相信,最近他两口子正在冷战,听说要闹着离婚呢。看来这次张老师是敌不过了,要彻底被打败了。院人这才联想到近期梅家的种种怪象,便同情张老师太受窝囊气。
梅老师依然带着孩子出入大院,一副坦然的样子。只是院人不那么高看她,投来的眼光少了往日的敬佩。然而某一天峰回路转,剧情并不像大伙儿想象的那般。偷情一事并不属实,是梅老师帮助辅导一位熊孩子,熊孩子居然不熊了不说,成绩还上去了,考上了重本。那位家长要感谢梅老师,周末教师节中秋国庆都来送花,还约出去吃饭,绯闻就这样出来了。原来是这样,梅老师和院人是有些格格不入,与老公前不久是吵过嘴斗过气,梅老师还回过娘家几天。但是哪对夫妻没有过磕绊呢,牙齿与舌头有时还要磕着呢!而院人每当照面,笑意里又恢复了尊重的眼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子,正是性格的迥异才有了丰富美丽的人世间。
□牛 红
梅老师四十来岁,个头中等,白净丰腴,五官端正,浓密的齐肩秀发,左右两边掖在耳后,鼻梁上架着一副瓶底厚的眼镜。她是老三届大学生,在县师范学校任教。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大院,大家都要高看她一眼。
梅老师的爱人也是一位教师,人称张老师,不过是县中心小学的老师,这样的身份落差,奠定了梅老师在家庭的权威地位。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是梅老师生活的轨迹,日子过得单调而重复。梅老师恃才傲物,不免有些清高。她在院里没啥人缘,遇着人了,除礼貌性地点头淡笑外,从不多和院人说一句话。院人也知趣,心里跟明镜似的,和她聊吧,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给自己找不痛快。
梅老师的男人张老师开朗、随和,可他一旦进了自家门,就像吃了哑巴药似的。私底下,他和院人打得火热,院人开口托办孩子上学一事,只要在他能力范围内,二话不说,帮忙到底。
梅老师也不是院人想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每每下了班,她从菜场买回菜,就一头扎进厨房,灶上灶下忙活着。她有洁僻,容不得家中有一丝灰尘,不大的两间屋子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亮亮堂堂的。而张老师呢,下了班,将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往墙边一靠,车笼头上挂着的挎包顾不上拿,弓身从包里取出玻璃茶杯,提着茶杯挨家挨户地转悠,之后天南地北地海侃神聊。直到天擦黑,自家孩子寻上门来,坏笑地喊道,爸,梅老师叫你回家吃饭了!张老师才意识到天色已晚。意犹未尽地与神侃的那家男人约定,晚饭后再聊。
回了家,梅老师阴沉着脸,跟抹布似的,差不多要拧出水来。张老师自知理亏,赔着笑脸地向她认错,赔不是。梅老师不开笑脸,也不搭腔。她最痛恨男人这个毛病。鄙夷他不像知识分子,小市民一个,哪有男人下班不着家的。张老师是个屡犯屡不改的主。他口头上答应得干脆,可到了下班的点,腿脚又不听使唤,照样在院里转悠。
教书育人是梅老师的毕生追求。她的教学水平在小城是有口皆碑的,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梅老师除了教书外,读书是她最大的爱好了。周末闲暇时,她在自家小院里,小方桌一张,竹靠椅一把,泡一壶茶,捧一本书,一读便是小半天。她家那两个小子调皮捣蛋,知道他母亲喜静,便想趁机要零花钱塞牙缝。只要见着梅老师看书,他们跑前跑后地闹腾,一刻不消停。多数时候,梅老师实在嫌烦,从口袋里掏出几毛钱打发那两个馋嘴小子。拿了钱的小子们眨眼间跑得没影儿。每到周末,张老师雷打不动,要看在郊外年迈的父母,想要梅老师同行,梅老师总是借口这事那事,不愿意随往。张老师一去便要一整天。这样,打发完两个小子后,梅老师一个人就能安安静静地读半天书了。
有段时间,院人看不到梅老师,在院里连照面也碰不上。而脚步散散的张老师也难见到身影,即便见着,他总是显得来去匆忙。院人都很纳闷儿。
特大新闻!知道吗?一本正经的梅老师,你们猜她咋的了?院人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蜂拥而上,朝发话的人发问,可发话的卖起了关子。说啊,说啊,大伙儿着急了。她啊,有外遇了!院人 “嘘”的一声,连连摇头,假新闻,谁信啊?你们别不相信,最近他两口子正在冷战,听说要闹着离婚呢。看来这次张老师是敌不过了,要彻底被打败了。院人这才联想到近期梅家的种种怪象,便同情张老师太受窝囊气。
梅老师依然带着孩子出入大院,一副坦然的样子。只是院人不那么高看她,投来的眼光少了往日的敬佩。然而某一天峰回路转,剧情并不像大伙儿想象的那般。偷情一事并不属实,是梅老师帮助辅导一位熊孩子,熊孩子居然不熊了不说,成绩还上去了,考上了重本。那位家长要感谢梅老师,周末教师节中秋国庆都来送花,还约出去吃饭,绯闻就这样出来了。原来是这样,梅老师和院人是有些格格不入,与老公前不久是吵过嘴斗过气,梅老师还回过娘家几天。但是哪对夫妻没有过磕绊呢,牙齿与舌头有时还要磕着呢!而院人每当照面,笑意里又恢复了尊重的眼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子,正是性格的迥异才有了丰富美丽的人世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天津1月12日电(记者李靖王茜)2016年1月12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受贿案,认定被告人李东生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法院经审理查明: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