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考研冷热喜与忧

来源:兰州日报 2016-01-05 13:23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五十年代高小文化也算知识分子,八十年代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现如今研究生已是寻常。不妨回顾一下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到如今的生活水平,生产力提升速度,真可谓今非昔比。当然,在研究生学习还非学历标配的今天,是否选择进一步深造,实属自选项。然而,从每年考研人数变化,却折射出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新动向、新指标。

今年考研人数逆转前两年数据,面对这一现象,各方要摆正心态,客观分析其成因。一是反映了就业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就业难成为新常态。有大学毕业生出于对现实的无奈,视考研为避风塘,实际上只是延长了就业压力;有外向型经济、传统高耗能产业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减弱的压力;也有一些低端信息化产业,缺乏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竞争加剧,利润微薄,后续乏力的阵痛。二是反映了专业设置与现实脱节。研究生教育代表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准和趋势,应设置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专业,避免扎堆或缺乏针对性。今年,从报考专业看,工商管理、会计、金融等报考人数居多;而为供给侧和新常态做准备,如基础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所需的小语种、宗教、文化、物流专业却严重不足或少有问津。三是反映了教育的徘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知识的成长链由初中的点式概念到高中连为一体,再到大学进一步巩固深化。初中到高中或初中到职高,将成为知识构成的分水岭。职场上,职高毕业生知识结构是知识点加技能,大学教育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已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面前,并无绝对优势。实体经济无法充分借力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学教育的高大上,在现实社会却成了两头不讨好的鸡肋和夹生饭。

据说知识的保鲜期是三年,意味着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在职研究生教育其实更大有可为,尤其是延长退休年龄大前提下,对个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要求更高。只有拥有强大的知识更新能力,才能延长有效的、有活力的职业生命。当前,恰恰呈现了头重脚轻的教育功利主义色彩,读书学习中表现为沉重的童年、填鸭的少年、随意的青年、悠闲的中年、无聊的老年。正是年富力强、思考力、创新力最强阶段,智力富矿开始沉睡,断送了宝贵的创造、创新活力,不利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产业升级、知识升级。假如今天考研大军以三十、四十、甚至六十岁左右的人员为主,那么将是国家、民族大幸,而现在考研的主力军,则实在太年轻了。

新闻推荐

陕西神木煤矿事故11名被困人员全部遇难

【据新华社西安1月7日电】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孙家岔镇刘家峁煤矿1月6日发生一起井下事故,截至7日13时30分,11名被困人员已全部被搜出,无一人有生命体征。目前,陕西省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正...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考研冷热喜与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