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假牙”为何能啃噬消费者10多年?
央视“3·15”晚会曝光使用碎钢、废钢制造义齿(假牙)的北京瓷都忠诚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简称瓷都忠诚),被“端了”。15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在瓷都忠诚看到,该公司的车间已经空置,北京市食药监局、大兴区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查抄生产义齿的违规医疗器械。
@郭元鹏:行动还真够迅速的。央视“3·15”晚会一曝光,执法人员就砸开了“废钢假牙”企业的大门。一个用“废钢假牙”啃噬消费者10年的企业终于被贴上了封条。我们为执法部门迅速行动叫好的同时,还需要追问的是:为何央视没有曝光的时候,执法人员没有去查处?为何一个“废钢假牙”啃噬消费者一啃就是10多年?“废钢假牙”存在了10多年,而且是一家大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执法部门一次都没有发现?
我们是否需要“马路罗宾汉”
最新一段引起热议的视频是“比亚迪唐掀翻强行并线的大众车”。视频里,大众车多次试图变道,比亚迪唐则多次趋前不让并线。最终大众车强行跨越白色实线,斜插比亚迪唐车前,后车撞上前车,导致前车失控撞上护栏后翻得四仰八叉。根据网上披露的一份事故认定书,交警似认定大众车负全责。
@叶竹盛:已经进入私家车时代的中国,马路文明已然成为社会缩影。此次比亚迪唐掀翻大众车事件,网上舆论两面倒,一面认为大快人心,对随意变道的现象早已深恶痛绝;另一面则较为冷静,认为假如后车故意撞击,那么应由后车负责,且后车出于人道,也不应采取这么极端的手段。在一些人看来,比亚迪车的行为挺“解气”的。然而,马路之所以是一个高度讲规则的地方,是因为马路上风险比较大,即使比亚迪车主真打算教训一下不守规则的人,那最终也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马路罗宾汉”看上去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实际上却可能破坏了马路上的安全秩序。
规范电商不能漏了“朋友圈”
近日,工商总局发布了各地工商部门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其中,2015年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
@青漾:眼下,除了几大电商平台外,一些“互联网个体户”也十分活跃。机智的人们也已将生意做到了公众号、QQ空间、朋友圈等。严肃地说,建立在熟人圈子、情感基础上的商业行为,如何纳入监管体系,避免成为监管盲点,十分重要。对于这些游离在平台外的小电商,他们的信息发布、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均给监管提出了新命题。及时织密制度之网,避免出现互联网监管盲点,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关注非法疫苗案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处置进展,并回应了公众关切的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