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勤劳的人,正因为勤劳,到哪里都受欢迎。在家乡,他得到祖传手艺,做得一手好木工。觉得手艺成熟后,他带上一把斧头、一把锯子、一把凿子、一把刨子,从广东老家到处云游卖手艺赚钱。
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到各村屯,村里人对木制家具需求量大。木沙发、三扇门衣柜、床架等家具,成为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的标准。那年,他来到广西西北部的一个壮族小村,住在她的家里,为她家打衣柜。他对她一见钟情,认定她就是要找的人。她也是看上了他的勤劳,两人在村里办了一场酒宴算是结婚了。
村子非常封闭,没有人外出,也少人进来,除了壮话他们不会讲其他的话,对广东的粤语更是一窍不通。他也听不懂壮话,相互之间是通过手语交流的。
未结婚的时候,村里人都热情地叫他“师傅”,这个沿用汉语的称呼,他听得懂。可是结婚后,村里人都不叫他师傅了。改了很多称呼,都是什么“鬼”之类的,有大部分人叫他“懒鬼”,他感到一头雾水。
他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开始,他觉得村里人比较勤奋,早出晚归什么事都做,收工回来还一边赶牛,一边挑柴火,从来不是空手回来。而自己虽然在木工方面做得勤快,但单独一项工,村里人还认为他是懒的。于是,他和新婚妻子学习做农活。
不久,耕田犁地他每一样都学会了。
可村里人还是叫他“懒鬼”,他再想,可能是自己做的工效果不好,速度也不快,所以显得懒惰。他又加强训练,用学习木工的悟性,学习做各种农活。很快,他掌握了劳动要领,提高了劳动效率,甚至做得比人家还好。他高兴地认为,大家该改一改称呼了。
可是,村里人还是没有改变称呼,更可气的是,连一些小孩都叫他“懒鬼”。该做的他都做了,是不是村里人对上门女婿人有歧视?
他真的不高兴了,谁叫他“懒鬼”都不回答。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人叫他“懒鬼”,还发脾气骂人:我日日做工,还叫我“懒鬼”!
一时间,他和村里人的关系紧张起来了。在村里见到人,他总是远远地躲开,村里人也对他的变化感到莫名其妙。
有一天,一位邻村的壮族人到村里来走亲戚。这个人见识广,还会讲粤语。听到村里发生的事,邻村的壮族人笑得肚皮都痛了,大家却是一脸的疑惑。等邻村的壮族人笑够了,才对他说:“懒鬼”壮话的意思是侄女婿,因为他的老婆在村里辈分底,是大部分人的侄女,大家尊重他才叫他“懒鬼”呢!
通过解释,村人也知道了他莫名发火的原因,原来是谐音造成的,还给他造成了伤害。事情弄清楚后,他和村里的人开心地笑了。
从此,他大家继续叫他“懒鬼”。
新闻推荐
在美国国会大厦前,警方4月18日又拘留了约300名抗议“金钱政治”的示威者。至此,在为期8天的抗议活动中,被拘人数累计超过1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