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日益猖獗,各种伎俩也令人防不胜防。
为让市民多长心眼,提防上当受骗,今天为大家盘点最常见的电信诈骗伎俩。
骗术一: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防范方法: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帐、汇款的,请一律拒绝。
骗术二:包裹藏毒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等为由,称其涉嫌毒品等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后,请不要汇款、转帐,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骗术三: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社保卡、医保卡资金出现异常,可能涉嫌犯罪,诱骗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首先向医保、社保等机构咨询核实。
骗术四:补助、救助、助学金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防范方法:补助、救助资金均由当地民政等部门和社区发放,请首先向民政、社区咨询。不听从陌生人的指令、不执行不熟悉的网上银行和自动取款机操作。
骗术五:冒充领导
犯罪分子冒充上级领导打电话、发信息给基层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以提拔、借钱、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或存入指定帐户。
防范方法:接到电话、短信后请向本人核实。
骗术六:虚构车祸、手术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戚朋友遭遇车祸、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手术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令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着急,立即通过电话向本人核实,或者通过亲戚朋友、公安机关等可靠途径咨询,查证无误后才能办理。
骗术七:虚构绑架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且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令将钱款打入账户。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慌张,立即通过电话向本人核实。如本人无法联系,请与亲朋好友、公安机关等途径咨询、查找,以免被骗。
骗术八: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人电话和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人。随后,编造“被治安拘留”、“交通事故”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防范方法:通过电话、朋友等向其所称的熟人本人进行核实。如果不能核实,请见到本人后再决定。
新闻推荐
超车的正确“姿势”原来是这样不会超车,你开车技巧只学会了一半
日常开车生活中,我们上路超车是常事儿,虽然没有电影那种特技,但它却是驾驶技术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难点,你可别说:不就是一脚油门踩下去就OK吗?可是俗话说:不会超车,你开车技巧只学会了一半。今天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