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性?我的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常人和而苟同,小人同而不和。经历和而不同,才能死而不亡、放而不弃、退而不休、劳而不累,才能走出异常,超越超常,回归正常。所以对于年轻人,我送他们几句话:“有自我追逐无我,有理想不理想化,既有感性的引领,又有不失理性的回归。”
大学生创业最好的路径就是到最基层去当“村官”,既是就业也是创业,能把“村官”做好,创业就成功了一半。农村缺少活力,年轻人去是一个很好的互补,在城乡一体化的今天,需要大学生到基层去,这是祖国的希望。一句话,大学生创业一定要到基层,否则不要讲创业,要讲就业。
都说我打击大学生创业,我就是不鼓励,该打击就要打击。你好高骛远,一创业就想挣个几百万,那你注定成不了。大学生创业的起点要低,我看卖青菜、萝卜能成功就行了。否则,就别害家长、别害社会。自认为优秀的可以跟随成功企业家,牵着巨人的手,捷径更好走。
在我看来,从走过太多的坎坎坷坷的自我,到经历过太多的大风大浪的本我,最终走向让鲜血自然流淌的无我,这才形成了今日所谓的气场:“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动听而不腻耳的声音,高远而不陡峭的厚博。”
《新论语》
第一部成长学思行
■严介和著
醒世恒言
有自我追逐无我,有理想不理想化。既有感性的引领,又有不失理性的回归。感性激情掀巨浪,理性从容挽狂澜。
PK古今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王阳明】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吕坤】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黑格尔】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爱因斯坦】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连载之十四
警世通鉴
刘晓庆说过一句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是难上加难。”
我常说:“有自我追逐无我,有理想不理想化。”但是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有自我难,追逐无我,难上加难;有理想难,不理想化,难上加难。”
有自我追求无我,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人生至高的境界。
历史上有许多权倾一时的官员在建功立业之后,都没有汲汲于功名,营营于富贵,而是选择告老还乡,去过怡然自乐的老年生活。例如西周姜尚,大周立国后,姜尚封神已毕,不愿牵扯皇室之争遂退隐山林;还有赵国的蔺相如、廉颇,汉代的张良、萧何、曹参、陈平,三国的徐庶、贾诩、司马懿,北宋的赵普,辽国的耶律楚材,清代的曾国藩。《道德经》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以独立的姿态站在历史舞台,以完整的自我人格从容穿越历史,为社会留下厚重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人,有几个?能超越功名利禄,而大隐隐于世,如滴水入海,微茫之处,不见波澜的人,又有几个?
自我,是不强求、不包装,却特色鲜明;无我,是似有似无,大隐于世的浑然。现实中,有自我的人,为功名利禄羁绊,世俗是最难超越的屏障;而无我的人,却容易逃避有我的过程,而直接规避红尘。最完美的解读,是自我在逐渐累积的心灵蜕变中,走向无我,从世俗走向超脱,从复杂走向通透,从个性走向共性。
而有理想不理想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理想,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生命青葱依旧,意味着力量的涌动;随着成长的现实和岁月不堪的打磨,理想往往逐渐模糊,在吃穿住行和工作家庭的琐碎奔忙之后,静立窗前,望着夜幕下的一弯月牙,似乎偶尔会模模糊糊地回想起曾经的理想的影子,可是烟头一掷,转身回屋。那影子也就飘飘忽忽越走越远了。有理想并且能够坚持,已经很难。
还有一种人,几乎脱离了世俗的羁绊,一心投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路途上,每时每刻心中都在勾画似乎不远的将来理想实现时候的美丽蓝图。他也会在月色下望着月亮一次次发呆,那个理想的影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漂亮,但转身,瞬间发现屋内一片狼藉,想得可谓壮志凌云,可脚下竟然没有可立锥之地。
项羽是一位光明磊落、襟怀坦荡、面临绝境不肯苟且偷生、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英雄;后人无论是褒扬还是贬斥,都激昂无比,从没有温和平缓的评价。他是一个理想化英雄的化身,霸气、柔情、道义。其个人魅力太强,无论是倾慕者还是批判者,都无形中被项羽的霸气感染。但他的一生,也证明了一个道理:过度理想化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与项羽相比,刘邦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适应了时代,最终成就了一代王朝;项羽比较理想化,他气势恢宏,但缺乏柔韧圆通的智慧,不能适应复杂环境,失败也是必然的。
理想是珍贵的,过于理想化,则流于虚幻。理想不可一蹴而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面对磨难的准备,没有忍辱受重的精神,没有执一不失的心念,没有谦卑躬行的心态,那么这个理想就是空中楼阁,就是理想化的幻想。
新闻推荐
●当前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目标任务没有变,追逃防逃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决不能让腐败分子躲进“避罪天堂”。●党员干部携款外逃,就是叛党叛国,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腐败分子偷走了国家和人民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