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的第30个年头,在第67个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城关区检察院办起了“家长上岗培训班”,第一期“未成年人家长培训班”正式开课,7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家长参加了培训。
据城关区检察院介绍,从2013至2015年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来看,62%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有家庭失和、失教、失德的问题,74%的涉罪未成年人因为父母监管不力走上犯罪道路。对2015年办理的284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发现来自缺陷和问题家庭的未成年人有252人,占全部人数的88.7%,因此,加强对父母的指导培训势在必行。
检察官为孩子父母“办班”
第一堂课上,城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马春说:“家长培训班”将不定期邀请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及检察办案人员,对未成年人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希望通过家长培训班向家长释法说理,阐明家长在未成年人监护方面应尽的义务和拒不履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帮助父母了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掌握教育和沟通方法,优化亲子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失足孩子顺利回归社会。
家长讲述亲历重新定位自己的作用
赵建华是第一期培训班上的家长之一,她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孩子酒后故意伤害他人一案的发生、发展、处理的经过,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反省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和问题。赵建华坦言自己为了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与教育,孩子的思想、行为逐步偏离正常轨道,频繁出入酒吧、网吧,夜不归宿,最终酿成犯罪后果。赵建华作为涉罪未成年人马某的母亲,事发后感悟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及价值观形成的深刻影响。表示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作用,按照检察机关的要求积极履行监护职责,使孩子在家庭及检察机关的帮教下,开始新的、正常的生活。
老师开课直奔主题如何做合格家长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李建升教授向家长开展了以《做合格家长,促孩子健康成长》为题的培训授课。李教授从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心理需求出发,重点讲述了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最后就未成年人犯罪后,家长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有心理准备,对孩子的行为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二是要检讨自己的行为,是否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三是要注意教育方法,和孩子真心沟通;四要让孩子与周边不良环境隔绝,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新闻推荐
巴基斯坦一对夫妇违抗家长意志结婚,回家讲和时竟被女方父亲开枪打死,而支持这对夫妇的邻居也惨死于枪口下。这是最近三天来,巴基斯坦发生的第二起“荣誉处决”事件。英国媒体11日报道,事发巴基斯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