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城和南城人行道上大面积出现了许多“上门服务”、“招粘贴工”的小广告,导致城管、社区等部门天天指派专人清除。不少市民呼吁,职能部门应采取严厉措施,严惩“制癣者”。
城管联动社区走街串巷清除“牛皮癣”
小广告令人反感
昨日上午,记者从通川中路赶往大西街,采访城管联动社区清除“牛皮癣”一事。途中,记者发现文华街、翠屏路、大西街人行道上都粘有小广告。这些小广告特别醒目,配图内容是穿着暴露的女人,还标有一个外地手机号。
“几乎每隔5米就能见到一张小广告。”在文华街,记者采访几位市民如何看待这些小广告时,李先生称:“是涉黄的,太不像话了,应该严厉打击。”刘女士则称:“这些小广告令人作呕。贴在人行道上让小孩看了怎么得了。”
呼吁严惩“制癣者”
如何才能有效避免“牛皮癣”损坏城市形象呢?采访过程中,市民的建议可谓千奇百怪,有市民称“逮住贴这些不雅广告的人后,应该用藤条打手,让‘制癣者\’长记性。”但更多的市民则希望相关部门严惩“制癣者”,并对其加大处罚力度。
已经连续清理数天
据市城管执法局介绍,这些贴在人行道上的“牛皮癣”最早于6月2日在达城、南城同时出现,甚至西外个别街道也出现过。由于“牛皮癣”在人行道上每隔五六米远就粘贴一张,因此十分醒目。
另据市城管执法局介绍,从6月2日起,南城的万达路、仙鹤路,达城的文华街、来凤路都出现了此类“牛皮癣”。“联动社区一起清除后,第二天又发现荷叶街、二马路等路段出现了相同的小广告。”昨日,则是城管和社区清除“牛皮癣”的第4天。
“制癣者”十分狡猾
“从小广告上注明‘招贴癣者\’这一点来分析,幕后的人也怕被逮着。”城管执法人员凭经验分析,“制癣者”不会与“贴癣者”见面,一般是通过网络或经第三者进行联系,在与“贴癣者”达成短期聘用关系后,将广告放在指定位置再让“贴癣者”去取。事成后,“制癣者”通过汇款方式向“贴癣者”支付工资。由此,造成城管打击十分困难。
“美女服务”、“上门服务”、“兼职模特”、“公司白领”这都是此次集中在达城、南城出现的小广告内容,城管统计发现,“制癣者”共留下3个外地手机号。个别市民拨号发现对方一直处于占线状态,由此猜测这是“制癣者”通过市民的手机号套取身份信息、或为诈骗电话费而精心设下的局。也有市民认为就是“上门服务”的广告。
(本报记者 杜晓辉)
新闻推荐
39岁重庆男子恋上 50岁渠县大姐酿悲剧 警方三天侦破“情杀”案
警方三天侦破“情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