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墙前体验传统农耕。
捉泥鳅。
石磨豆腐。
采茶姑娘。
黄牛耕田。
插秧比赛。
制作二都麻糍粿。
阡陌交通。
在城市里居住久了,你还记得小时候在水田里是怎样捉泥鳅、耕田插秧的吗?上个周末,绩溪首届农耕节在板桥头乡校头村如期举行,很多游客前来感受传统农业中的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
5月28日,开幕式当天,板桥的降雨量达到了94毫米,滂沱的大雨却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良好的生态,美丽的田园风光,传统的农业耕种,原汁原味的二都小吃,浓浓的民众风情,让人们找回儿时的记忆,感受到浓浓的乡韵。
插秧比赛,是在来自十个村公认的耕种好手中进行的,按照田块面积平均划分插秧区域,同样的秧苗把数比的是选手的用时和秧距,围观的人们热情高涨,水田、耕牛、蓑衣、雨笠,农忙时节的各种元素,掀起每个人心底淳朴的记忆。
网上报名的五十位垂钓高手在莲塘口水库,一决高下,比赛现场氛围浓烈,选手们着统一的钓鱼服,静候上钩的鱼儿,虽身处大雨中,但大家享受的是这个过程。
亲子游戏种植秧苗和捉泥鳅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目。雨停歇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游戏,一手拿铁锹,一手放秧苗,这些小小“农把式”使农耕文化变得更加灵动起来。田园野趣,孩子们在泥泞中释放着天性,家长们忙着用手机摄录下孩子的一幕幕,脱离了繁重的学业,这是“六一”最好的礼物。
耕牛交易市场又是一番热闹景象,百头板桥小黄牛订购,交易不断。
知青之家陈列馆迎来了大批的返乡知青,有马鞍山的,有上海的、屯溪的,老照片、老物件、宣传片,怀旧的气息,使人们好像回到了那个激情洋溢在乡村插队的日子,唤起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
90后大学生为本次农耕节创作的文化墙以及农民作家的农耕文化作品,也是本次农耕节亮点所在,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影。龙丛源古道和吴周岭观景台迎来了一批批徒步爱好者和外地的游客,摄影爱好者更是在此捕捉山乡自然旖旎风光。二都风味小吃一条街上,石磨豆腐香浓、二都麻糍粿诱人,笋焖饭、笋包供不应求,原汁原味,记忆乡愁。
新闻推荐
一笔8000元的“校园贷”债务在半年内经过借款、还款、再借款,最后总还款金额竟高达8万余元,此前郑州一名陷入“校园贷”纠纷的大学生不堪重负跳楼自杀,引发社会广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