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非
据媒体报道,陕西省20名农民不久前收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今年9月,他们将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走进校园,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
“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很多人心中农民的形象。现如今,不少农民正在通过学知识、学技术改变传统的务农方式,例如陕西省首次录取的这20名职业农民,他们的平均年龄将近38岁,最大的已经50岁了,都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或规模经营户,最多的一家承包了500多亩地。他们进校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为今后扩大规模打好基础。
职业农民上大学,接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很有必要。其实,所谓职业农民,就是指将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而目前在农村,很多人出身农民,却未必真会种地。作为职业农民,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市场淘汰,就得不停学习,科学种地,补上技术不足的短板。
现代农业经营是一门系统性工程,除了种植技术,宏观政策把握、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缺一不可,而这些绝非一两次简单的授课所能掌握。与传统的“农技下乡”、“田间培训”等做法相比,陕西省首招职业农民进校园,对其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将更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职业农民,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当然,既然招收的是职业农民,那么在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上不能和普通学生一样,要着重考虑学生们的实际生产需要,因需施教,灵活授课,保障其“学有所得”。同时,也期待各地创新机制,敞开高校大门,让更多职业农民走进大学校园,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吴书光邵琨)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微信群、QQ群,通过QQ语音聊天室、陌陌等社交平台“拉人头”、“交入门费”、“一层层剥皮计酬”……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网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