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准大学生接听一通“助学金发放”的诈骗电话后,被骗走近万元大学学费,后伤心过度晕厥离世。8月24日,自治区教育厅表示,今年尚未接到此类新生骗局投诉。自治区教育厅也提醒,各高校迎新大幕拉开的同时,也是新生和家长被骗被盗的高发期,新生和家长要特别警惕8类骗术
骗术一
诈骗电话
骗术手段:这类诈骗电话或诈骗短信内容通常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学生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门或校方人员,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防范措施:目前,广西为新生发放的路费补助、助学金等,都通过学生资助卡集中发放,金额会直接打入由学生亲自激活的账户上,不会要求学生往卡上汇款。而学生申请到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在学生到大学报到时,提供贷款证明,学校生成回执校验码后,由银行直接将助学贷款转到学校账户上,不会出现返还学费的情况。因此,新生和家长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遇到此类事件要第一时间向所在学校、当地教育部门核实求证,必要时要向公安机关报警。
骗术二
中介虚假承诺
骗术手段: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可能不太好,希望通过打工缓解家庭困难。有个别家教中心会承诺提供家教机会,然后向学生收取中介费,但可能学生交了中介费后,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了,这是常见的骗人方法。
防范措施:新生入学应先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不要盲目寻找各类兼职工作。
骗术三
热情帮忙借机行窃
骗术手段:骗子“欺负”新生人生地不熟,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
防范措施: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被骗。
骗术四
推销假冒伪劣产品
骗术手段:骗子借机到新生宿舍推销物品。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文具、手机、电脑之类。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防范措施: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购买。
骗术五
冒充老乡趁机盗窃
骗术手段: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利用这点,装扮成新生或者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信任,并趁机盗走学生财物。
防范措施:对陌生人要想办法确认其身份,另外,离开宿舍记得及时上锁。
骗术六
冒充老师骗钱财
骗术手段:新生报到后,有人上门自称是某某老师,要求新生购买类似“校园一卡通”的卡。交钱拿卡后才发现,这个“老师”是谁,没人认识。
防范措施:在正式上课之前,新生只认辅导员,不要轻信陌生人提出的交费要求。
骗术七
冒充孩子要钱
骗术手段:“妈妈,我的钱丢了,速汇学费和生活费到我同学的银行卡上……”由于子女到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收到这类短信时,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情况,可能就会上当。
防范措施:遇此类短信,家长应立即拨通子女电话核实。如果一时联系不上,还可与子女的同学、朋友、领导、老师等联系,避免上当。
骗术八
假称孩子出“车祸”
骗术手段:骗子假冒“医生”“老师”“同学”等人物,谎称大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出现意外病情,要求家长汇款到某某医院的账号,从而向家长行骗。
防范措施:新生一定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手机借给陌生人。入校后最好把辅导员、老师或是熟悉同学的联系方式交给父母,一旦遭遇骗局,方便父母核实情况。(据《南国早报》)
新闻推荐
民族舞蹈《长号雄浑心曲悠悠》 舞蹈《夜婚》 舞蹈《七彩凌云》
昨晚8点,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及绿水、青山,采茶姑娘绽放着甜美的笑容,年轻小伙欢快地敲着小鼓,让观众一开场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