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范宇 实习生 谭晓莉
“作为一名贫困的农民工作家,想要通过自费由正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散文集是很艰难的。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众筹是实现梦想的一个不错的途径……”近日,安岳农民工作家雨晓荷在轻松筹平台发布为其散文集《歌唱的蟋蟀》筹集出版经费的活动,引发众网友持续关注,不少网友在得知背后缘由后更是情不自禁,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8月16日,记者联系到雨晓荷,对此次众筹活动的有关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缘起
为重病儿子筹集药费
为6个月后出世的孩子献上特殊礼物
在谈到为何会选择众筹的方式来出版散文集《歌唱的蟋蟀》时,雨晓荷坦言,出版一本书对于一个作者而言,肯定是想对自己的创作做个阶段性的总结,完成一个梦想,也为自己留下一点念想;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缘由,他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重病的儿子筹集到一定的医药费。
本报曾以《<萌儿趣事多>背后故事多》为题,对雨晓荷患先天性心脏病儿子病情和社会各界资助情况进行了深度报道,并引发广泛关注。今年,雨晓荷儿子7岁,受先天性心脏病影响智力发育迟缓,由于年龄偏小还不适宜动手术,只能定期检查并结合中药治疗。“目前孩子的病情比较稳定,但后续的治疗费用缺口还比较大。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家庭,确实十分艰难。”雨晓荷说,“希望散文集出版后能够卖出去一些,为孩子筹集到一定的治疗费用。”
此外,雨晓荷还告诉了记者一个喜讯,目前他的妻子又怀上了一个孩子,已经4个月左右了。因此,他希望能够在6个月后孩子出生时,将这本散文集作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份礼物。
反响
众网友感动纷纷伸出援手
《慈善》杂志主编为散文集倾情作序
网友“笑傲世界”留言“支持一个执着的文艺人。”网友“水静莲香”留言“愿理想早日实现,祝孩子早日康复。”记者在轻松筹平台见到网友纷纷留言鼓励,并伸出援助之手。目前由雨晓荷发起的众筹活动已筹集到7600多元。此外,雨晓荷还表示,不少网友还通过微信、QQ红包的形式进行资助,合计已达1万多元。
在众多的资助者中,天津的读者许宏丽给雨晓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宏丽在《天津日报》副刊看到一篇题为《根植大地的缤纷世界》的文章后,深受感动。而这篇文章正是《慈善》杂志主编李玉林为雨晓荷散文集《歌唱的蟋蟀》作的序。通过这篇序言,许宏丽感受到了雨晓荷在文学道路上的坚守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几经周折,许宏丽和雨晓荷通过QQ取得联系,并为散文集的出版资助了88.88元。许宏丽对雨晓荷说:“支持你为我们出品精神粮食!”
李玉林不仅为雨晓荷的散文集倾情作序,还先后多次进行资助,共计1000余元。在序言中,不仅有李玉林对散文集的中肯评价,也有他对雨晓荷的殷切希望,他写道:“我深切地认为,怀揣梦想、富有激情的雨晓荷以后对生活还会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打捞,还会有更深更新的思考与探索,还会有更丰富的文学想象和拓展,还会收获更多的精神财富。在此,我祝福雨晓荷,真诚祝福他的精神财富能更多地转换成物质财富,不但能够成为精神的富翁,也能够成为物质的富翁。”
铭记
一路走来怀揣每一份感动
将为资助的爱心人士快递签名散文集
作为农民工的雨晓荷,经历可谓丰富,在老家的村庄里做过代课教师,被女孩子以爱情的名义骗去做过传销,在收容所里度过疼痛的光阴,做过流水线工人、仓管、文宣助理、小区保安、医院护工、慈善宣传干事等工作,如今是一家企业的内刊主编。一路走来,雨晓荷如浮萍般漂泊着到处打拼,解决生计问题,十分艰难。
“在外闯荡这些年,经历过风风雨雨,虽然十分艰难,内心却并不孤独。每当身处艰难的境地时,总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让我感到温暖,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雨晓荷说,“一路走来,每一份感动我都铭记于心,并多用文字的方式表达。虽然,目前的生活仍然艰难,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将不断表达心中的感动,并用不同的方式传递这份感动。”
雨晓荷表示,对于此次资助的爱心人士将进行回馈,他尽可能地收集到每位资助者的通讯地址、手机号码,以便散文集出版后快递寄出。“由于条件有限,我不可能做到每位资助者都快递散文集。”雨晓荷略显心酸遗憾地说,“凡资助达50元的爱心人士,我都将快递签名散文集。”因为学会了铭记,所以懂得了感恩。雨晓荷说:“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铭记恩情,继续拼搏,创造美好的生活,将爱心一路传递下去。”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上海8月26日电(记者周琳)网络时代,伴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而来的恶果令人瞠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