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被征地拆迁的对象。在由农村变城镇、农民成市民的过程中,他们因征地拆迁获得了大笔补偿款,但由于政府教育引导的缺位和自身的局限以及技能的缺乏等原因,造成他们中的不少人面对大笔补偿款(或安置房)无所适从,以至于出现了贪图享乐、盲目投资等现象,一些征地拆迁农民由富返贫,甚至发生债台高筑、家破人亡的惨剧,部分征地拆迁农民面临严重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如何让征地拆迁之后的农民有效应对并尽快适应生活的变化,促进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关注的工作。为此,建议:
一、提高对城镇化工作的系统性认识。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化既有外在形式的城镇化,更有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加强对征地拆迁农民的引导和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及公共组织的应尽之责。
二、完善征地补偿政策。目前,征地补偿办法基本是货币安置、实物(住房)安置和货币+实物安置等三种,且多为一次性安置。要化解征地拆迁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政府须树立以民为本理念,调整补偿方案,丰富安置办法,为征地拆迁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制度支持。
1.尝试多元安置。从各地实际出发,在实施货币、住房安置的同时,尝试就业安置、股份安置、土地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等多元安置。如土地安置,既可以采用留地安置,即预留一部分土地,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给征地拆迁农民兴办企业或从事经营服务活动;也可以采用异地安置,即通过土地置换等形式进行安置,让征地拆迁农民继续从事本业。
2.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对征地拆迁农民补偿、安置的同时,加强扶持村集体经济,并给予必要的专业指导、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村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可以在所征收土地达到一定面积之后,给予所在村一定数量的村级集体留用地,通过建造标准厂房、服务设施出租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
3.加快和完善公共设施。对新建的征地拆迁农民安置点,以群众需求为目的,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产品和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强化对征地拆迁农民的服务意识。
1.加强教育宣传。要加强对征地拆迁农民的教育宣传,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提高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警示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同时,要积极提供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渡过拆迁安置的重要转折期。
2.加强理财指导。要加强对征地拆迁农民的理财指导,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方法,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念,引导他们科学支配金钱,合理规划未来生活,使他们已经拥有的财富保值增值。
3.加强职业培训。要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为依托,加强对征地拆迁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培训时要注意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出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创造条件,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4.加强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开办形式多样的才艺培训,丰富精神生活,提升能力素质,引导征地拆迁农民尽快转化角色,融入当地市民的生活。
李艳午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武汉1月1日电(记者冯国栋)在一个记分年度内无交通违法记录的驾驶员,在处理下一年度首起非严重交通违法时,可申请免去罚款和记分。记者从武汉市公安交管局获悉,从1月1日起,这种“首违免责”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