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左)和潘彬(右)展示录取通知书。□本报记者 程桂英 文/图
最近,市儿童福利院有三名孩子考上了大学。8月19日,记者在市儿童福利院采访时了解到,今年考上大学的三名孩子分别是潘冬、潘彬和王熙。还有十几天,潘冬和潘彬将奔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王熙则将奔赴重庆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开启她们的大学之旅。
刻苦学习
如愿考上了心仪大学
19日,记者在市儿童福利院见到了潘冬和潘彬,而另一名考上大学的孩子王熙,因寄养在其他家庭,记者未能与她碰面。
潘冬和潘彬留着一头短发,看上去十分阳光和精神。潘冬说,她和潘彬考上的都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我们中专就念的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很适合我们。”今年20岁的潘冬和潘彬从小一起长大,生活学习都在一起,尽管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两人比亲姐妹还亲。
20年前,潘冬和潘彬先后被送到市儿童福利院。从那以后,市儿童福利院就成了她们的家,福利院里的“叔叔阿姨”成了她们的亲人。在“叔叔阿姨”的精心照料下,她们一天天长大。为了治好她们的病,福利院的“叔叔阿姨”费尽了心思,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询问病情、当好陪护、照顾饮食起居……
后来,两人被一同送到市实验学校,念完中小学。初中毕业后,两人进入成都某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在念中专期间,两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今年通过单招考试考上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懂事孩子
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
“福利院的娃娃考大学,要比其他娃娃艰难得多。”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说,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每个人都有难以诉说的故事。今年考上大学的三名孩子都是弃婴,早年因为身体疾病,出生不久就被父母狠心遗弃。被送到儿童福利院后,福利院及时把她们送医救治,进行康复训练等。如今,三名孩子的身体都已康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三个孩子中,潘冬和潘彬在福利院长大,王熙则在其他家庭寄养。
为增加社会实践,不断充实和锻炼自己,潘冬和潘彬利用这个暑假找了一份兼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潘冬说,没有福利院“叔叔阿姨”的照顾,没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她们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大学毕业后,我们会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回报社会。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市儿童福利院共有4个孩子考上大学,另一名大学生潘佳即将毕业走上社会。
新闻推荐
“祷告驱鬼”治病致人死亡 “以商养教”非法敛财几千万元 ——“门徒会”邪教涉嫌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案件揭秘
——“门徒会”邪教涉嫌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案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