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爱娜 张健 通讯员 林清国 张婧 杨德林
今年高考,罗庄区再传捷报,一本进线592人,比去年增加220人,3名同学达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1814人达到二本以上分数线,本科进线率62.03%。迄今,罗庄区已连续15年荣获临沂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县区称号。
近年来,罗庄区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全面改薄”工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现如今,咱们朱陈小学操场铺了塑胶跑道,教室也安装了‘班班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谈到孩子就近入学,朱陈小学的学生家长周春晓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孩子在朱陈小学上学既方便又快乐,俺很放心!”罗庄区始终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坚持“补齐短板建学校”“优化机制激活力”“一校一品促内涵”,让每所学校都精彩起来。
“改善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教育”,对罗庄来说,不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近几年,罗庄区累计新建中小学校舍33.4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41幢、综合实验楼20幢、餐厅楼27幢,94%的学校实现了楼房化,85%的学校完成了多功能报告厅及标准化食堂、水冲式厕所、塑胶操场建设任务。目前,全区已有61.3%的学校跨入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行列。
为优化城镇中小学布局,继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2015年以来,罗庄区开辟“绿色通道”,稳步推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程建设。2016年已累计投入校建资金1.68亿元,开工项目面积150122平方米。
铸就特色品牌
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今年5月15日,从全国第三届“真爱梦想杯”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中传来喜讯,临沂光耀实验学校熠尘陶艺校本课程在2400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特等奖第三名,这是山东省唯一进入特等奖的作品。在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临沂高都小学王克伟老师获得“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在第十九届“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中,罗庄区有20名学生、3所学校获一等奖,有14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此外,罗庄区有10所学校成功创建“临沂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学校被推荐到教育部参加“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罗庄区坚持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学校内涵式发展,积极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学校,加快培养一批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教师和成绩优异的高素质学生,努力打造罗庄自己的教育品牌。
近年来,罗庄区围绕“办好每所学校、成就每位教师、培养每个孩子”的目标,引导各学校因地制宜建设主题文化、环境文化、多元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以爱心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国学教育为主体的学校课程文化,以培养阳光心态、良好习惯、高尚品德、健全人格、丰富学识、理想信念等为要义的学生文化,以“个性创造、快乐分享、集体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全区各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扩大传统优势,提升当前亮点,推进特色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临沂高都小学的科普教育、临沂第七实验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临沂册山中学的读写一体化课程、临沂第二十中学的立体式课程、临沂华盛实验学校的活动式课程、临沂第二十二中学的书法课程、黄山镇中心小学的湿地文化课程、临沂滨河明珠小学的书法教育、傅庄街道巨峰小学的读写课程、临沂老屯学校的剪纸课程均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成为罗庄教育的品牌。现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竖笛进校园”“简笔画进课堂”……该区中小学艺体教育从体育教学每一项技能、乐器教学每一种技巧、书法教学的一撇一捺等细节做起,逐渐培养学生的艺体特长兴趣,确保了各学段艺体教育的分层递进、有效衔接,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爱弱势群体
让每一个孩子及时得到帮助
“感谢多年来教体局和社会各界对我无私的帮助,让我从一个孤儿成为一名大学生。我一定要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后做出一番事业来回报社会,回报关心过我的人。”已经上大二的公福利说。由于双手有残疾,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的公福利一直生活在傅庄敬老院,2015年,他虽然被大学录取,却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及生活费,打算放弃学业。在罗庄区教体局和敬老院的积极协调下,新连顺公司、盛阳集团、双福建陶等爱心企业为公福利捐助了3万元助学款,帮助公福利圆了大学梦。
早在2009年,罗庄区就出台了《罗庄区残疾儿童少年免费义务教育及中小学贫困生救助办法》《罗庄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按规定标准认真落实资助政策,及时发放助学资金。2016年上半年,罗庄区累计发放教育助学金、生活补助等216万余元,受益学生近3000人;同时,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和个人、慈善团体捐资助学。去年以来,仅爱德基金会就救助孤儿71名,发放救助款10万元;沂州集团从2007年开始,每年为全区100名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10万元。
2016年5月31日是临沂第七实验小学学生张凯歌的生日。作为一名留守儿童,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心理辅导老师、少先大队辅导员老师及留守儿童代表共60余人为她一个人过生日,祝福她健康成长。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临沂第七实验小学为他们设立了120多平方米的“心理咨询室”“亲情联系室”“文体活动室”等,配设了客厅、餐厅及亲情电话、视频电脑、彩色电视和必备的生活家具、餐具、图书、文体器材等,聘请了爱心妈妈、爱心志愿者等,为留守流动儿童搭建与父母联系的平台,进行亲情交流,让留守流动儿童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他们还在家园内开展为留守流动儿童过生日、辅导功课、圆梦行动等系列关爱活动,让孩子们重温“家”的感觉,享受亲情关爱,感受家庭温暖。
针对留守流动儿童亲情缺失、教育缺失和心理失衡等问题,以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亲情关爱、家庭温暖、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和文体娱乐等服务为宗旨,罗庄区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组织,除了在部分学校设立留守儿童活动室、亲情连线室、心理咨询室之外,还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建立了“爱心家园”“七彩小屋”,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心理、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追求无止境,发展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以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完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合理倾斜,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办好罗庄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全力推进罗庄区义务教育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罗庄区教体局局长石世连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贵阳10月14日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表示,将有1602个村落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之前三批的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将达到4157个。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