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报考网站为何轻易“泄密”?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6-09-1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冯海宁

据9月1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山东、广东等地日前连续发生的3起学生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现已全部告破。经查,犯罪嫌疑人杜某利用技术手段攻击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并在网站植入木马病毒,获取了网站后台登录权限,盗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报名信息。

至此,徐玉玉案的发生逻辑基本上呈现在我们面前:嫌疑人杜某通过攻击上述高考报名网站获取徐玉玉等考生的信息;嫌疑人陈某通过相关QQ聊天群从杜某手中以每条0.5元的价格购买了考生信息,然后雇佣其他嫌疑人以发放助学金名义,对相关学生实施精准诈骗;徐玉玉汇款后,陈某操控郑某等人取走赃款。

在互联网时代,网站被攻击不奇怪,但我想知道,该官方网站为何变成了“泄密网站”?处于什么样的安全水平,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是否被纳入有效监管?

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对安全保护进行了等级划分,其中第二级似乎适合上述报考网站,即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根据规定,第二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那么,该报考网站是否依据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了保护?

所以,在追究嫌疑人、惩罚犯罪的同时,有必要对该网站的安全水平进行彻底调查和评估,如果违反规范或者不符合标准,则须依法追责。这不仅是对徐玉玉负责,也是对其他考生负责。此外,有关方面应该从此案吸取深刻教训,对各地报考网站进行全面“体检”,修补技术漏洞和制度漏洞。

不否认,某些黑客攻击手段较高,但一些网站存在技术漏洞、不用高手就能侵入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首先要强化网站管理者、运营者的责任;其次要强化信息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再者,要提高违法成本,重拳打击黑客和信息贩卖链条上的每只“蚂蚱”。

徐玉玉案引发了各地治理电信诈骗的高潮,但愿相关部门能够吸取教训,对网络安全展开整顿。当然,不仅需要风暴式治理,更需要常态化监管。

(据9月13日《工人日报》)

新闻推荐

网上求合租 一男诱骗强奸女租客

□彭屏关高原案由:因与女友分手导致心情不佳和对女性的渴望,在翠屏区务工的云南省绥江县男子薛某某预谋通过在网上发布合租房信息的方式,诱骗年轻女性上门再寻机强奸。2015年3月,薛某某在“58同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报考网站为何轻易“泄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