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少华山极顶

来源:渭南日报 2016-10-2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闫广勤

古代的少华山,由东峰阜头峰(今称半截山)、中峰少华峰、西峰五龙山组成(据《灵秀少华山》)。后来的少华山仅指少华峰而言,二十世纪新建的少华山森林公园将少华峰囊括其中。少华峰位于华州区莲花寺镇肖家场行政村的刘家河村南的左撵沟内,东连小敷峪,西邻白石峪,海拔1664.4米,是少华山森林公园的极顶。少华峰因地势险要,难以攀登,少华山森林公园尚未开发至此,所以这里人迹罕至,人多不识其庐山真面目。

少华峰的山势呈簸箕形,其口向北,簸箕内即为左撵沟,东西两条山梁宛如两条游龙,与南面凌空而起的主峰相连,形成这个簸箕的边沿。边沿外侧山势陡峭,几乎无路可登,内侧也只有左撵沟中的一条羊肠小道。

进山不远处,有古代留下的一道石墙,两头与东西峭壁相连,中有一门洞可过行人,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地人称其为“石门”,传说此为古代的绿林好汉所筑,这不禁使人想起《水浒传》中少华山好汉占山为王的故事。《水浒传》上说:少华山上“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聚集着五七百个小喽啰,有百十匹好马。为头那个大王唤作‘神机军师\’朱武,第二个唤做‘跳涧虎\’陈达,第三个唤做‘白花蛇\’杨春,这三个为头打家劫舍。”后来,少华山下史家庄的九纹龙史进入伙,坐了第一把交椅,当了寨主,最后少华山全伙归顺了梁山。《水浒传》上的少华山好汉只是文学形象,但从少华峰上的古代遗存来看,结合当地传说,少华山上当年有强人出没,当不为妄说。通过石墙,即见满山密布葱郁的梢林,从中穿行而上,可达少华峰。

少华峰由3个东西并立紧连的山头组成,当地人称东峰、中峰、西峰。东峰除与中峰一狭窄的连接处外,几乎都是笔直的岩石,仿佛一座岩柱拔地而起。东峰东侧有娘娘庙遗址,西南侧岩石下,有一石井。中峰为少华山极顶,上有玉皇庙遗址。据《续华州志》记载,玉皇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40年期间),现仅存废墟。庙南石壁上,有一南北纵向朝西凹进的石槽,槽中有石炕两个。《宋史·陈抟传》记北宋著名的道家人物陈抟老祖,曾住在“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日不起。”此处石槽可能就是所谓“少华石室”,石炕就是陈抟老祖的睡榻。陈抟老祖常被视为神仙,主张以睡眠修炼,时常一眠数日,人称睡仙,华山、少华山是他经常习练睡功的所在。石炕上方的石壁上有清道光六年(1826)、光绪十九年(1893)的游人题诗。前一首为华州人雍鼎写的:“踏遍盘螺径,峰登少华巅。山根通百二,世界俯三千。石井穿层障,松涛卷暮烟。珷枎何处觅,搔首问青天。”后一首作者不详,其诗为:“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此诗脱胎于北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说是套用前人旧语,但也非常贴切游人登上少华峰顶后的此情此景。

西峰略低于中峰,峰上有一石洞,系人工开凿,长七八米,其内黑暗,呼之若风,相传曾藏虎,故名老虎洞。少华山东峰、中峰、西峰紧紧相连,共长两千多米,最宽处只有十几米。南边是深不见底的绝壁,北边是登攀艰难的陡坡,山势异常险峻。峰顶灌木丛深,松柏摩天,白云缭绕,怪石矗立。站在山巅上环顾:北有渭水如带,蜿蜒东去;东有华山耸立,巍峨挺拔;南见万山起伏,直达天际;西望风烟万里,迷茫无涯。

从中峰沿东山梁北行,如履鱼脊,即到北峰。一块石坪,方圆十几米,号称王伯当的跑马岗。正史中的王伯当是隋末瓦岗军将领,随李密降唐,后又随李密反唐被杀。传说中的王伯当曾是少华山寨主,所以少华峰上有了他的跑马岗。跑马岗旁有一圆形石槽,汇集雨水,人称饮马池。石坪上立一巨石,隔断通行,其西侧有只容一人通过的石砌门洞,应是占山为王者的防御工事。无论是王伯当还是史进,无论他们在历史上的真相如何,但他们与少华山联系在一起,与绿林好汉联系在一起,就使少华山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少华山以其险绝高峻,也引起古代许多文人的赞叹,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有“缀以二华”之句,将少华山与太华山并提。唐朝诗人李端、张乔、杜牧、郑谷等,都咏哦过少华山。“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在一次游少华山时写道:“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张乔吟道:“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杜牧有《望少华》诗3首,可惜他没有进山,只是在山外远望少华,借景抒情而已。郑谷有《少华甘露寺》诗,描述少华山下甘露寺(遗址在今莲花寺镇龙潭堡村西南)及其附近景色,其中一句是“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不知此“石门”,是不是前文提到左撵沟口的“石门”?北宋诗人李廌在《少华山》一诗中描写少华山气势磅礴:“少华连延翠烟永,细路缘云上高顶。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荆郢。”在明代,“少华晴岚”被认为是“华州八景”之一,一首描绘此景的诗为:“日色才临泰华东,岚光如画霭溶溶。轻凝远障浓还淡,倏忽凌崖翠且重”。清代咏少华山的诗歌,除上述道光六年、光绪十九年的两首外,华州人宜元熙的一首:“帝座通天上,孤峰插汉间。攀萝蹑鸟道,搦管入云山。极目秦疆尽,凭栏晋域环。飘然入境外,俯瞰小尘寰。”也写尽了登上少华山极顶,凌空俯视苍茫大地的豪迈与超然。

新闻推荐

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位工作标准(六)

四、行政村(责任单位:各区)1、生活环境:①实施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建立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区统一处理”机制,环境整洁有序;②无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污水乱泼现象,河流、水塘清洁;③广泛开展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少华山极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