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周书评 我们因爱和希望而活

来源:兰州晨报 2016-10-1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绝望收藏室》是四川青年作家蒋林的新作,这本书仍然延续了一贯的爱与希望这一主题。故事始于萧木自杀三年后,作家墨非在午夜接到的一个神秘电话。小说以墨非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不知名作者萧木身上的故事,萧木因为生活的重重磨难,深受打击,陷入绝望,因为心怀对初恋情人肖海波的一份爱,萧木从绝望中挣脱出来,找到希望,并在网络上开设“绝望收藏室”,听取来信,为孤独绝望的人带去希望的故事。小说中交缠了分别发生在墨非与萧木两人身上的不同故事,讲述了一场大作家与小作者追逐交错的人生大戏。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将悬疑小说的紧张刺激与严肃文学的深沉大气结合在了一起,以精致独到的语言,在类型小说领域做出了一次有力的探索。

大约是紧张刺激的情节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的缘故,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悬疑小说。缜密的逻辑推理、悬念迭生的情节设置,让悬疑类小说在市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表现。然而抛开精巧的情节,好的悬疑小说更应当是能表现出某种主题的文学形式。我常常想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这种问题空洞虚无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蒋林的这本书,让我隐约窥探到了一点东西,那就是爱与希望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动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绝望收藏室》中的大作家墨非曾经名噪一时,后来却陷入婚姻与创作的双重困境,小作者萧木因为出版无门、生活艰辛而深陷绝望,在日渐孤独的踽踽独行中,墨非与萧木都是在进行自我救赎。如果我们剥开作者赋予书中人物的这些苦难,那么就会看到作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是我们无论处于怎样艰苦的环境之中、处于多深的绝望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一点光亮,能燃起我们对于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而这个希望点的产生,往往就是由于爱。

千百年来,人们以爱为食,从出生到死亡,从来没有离开过“爱”这个字。可以说,“爱”是人们永恒的精神食粮,因此任何对于爱的歌颂都是值得被肯定的。在这本书中,蒋林用他精致独到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羁实则深藏于我们生活的故事,不论是两位主人公坎坷的经历,还是小说最后书店由“回归”改名“灯塔”的情节,作者都透露出一种因爱和希望而活的信念,这点十分可贵。

生命短暂,生活不易,寻求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我们为爱和希望而活。(书评人 朱瑞)

新闻推荐

简而言之 那么大个飞机 怎么忘了呢

上海虹桥机场差点儿上演飞机相撞的惨剧:两架载着乘客的飞机擦肩而过,有惊无险。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塔台管制员遗忘了飞机动态,违反了工作标准。人的大脑不是计算机,虹桥机场也不是一周起落两三架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周书评 我们因爱和希望而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