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1830年起,我村就开始生产鞭炮,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停产,生产鞭炮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前后,全村加工制作鞭炮的作坊有20来家,我家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制作鞭炮的作坊是地窖,就是挖一个长方形的坑,在上面盖上顶,在旁边留个门,就成了。我村制造的鞭炮花样品种也不少,质量也是远近闻名的。制造的二起脚既响声大又漂亮。二起脚是先用草纸卷成一个圆筒,里面装两个火鞭,第一个引着冲向天空十几米高炸响后,又引着第二个,接着就是第二声炸响,很受人们喜欢。
鞭炮制作是非常危险的,稍不留神就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造成家毁人亡。尽管人们特别谨慎小心,还是先后发生过3起火灾。第一场火灾发生在我家。我老爷爷,因抽烟,不慎引燃了火药,火烧连营。我爷爷兄弟4人,3人不幸在这场大火中丧生。从此以后,我家就告别了鞭炮制作业。
第二场火灾发生在1950年腊月十七日,也是由抽烟引起。高承广的一口烟,不仅烧掉了3万多鞭炮,还使自己的大儿子严重烧伤,至今留有全身疤痕。这次火灾之前,我在本村上小学,几乎每天晚上都去他家帮忙,不是编鞭,就是赶鞭。偏巧失火的那晚上我没去,躲过了那场灾难。
最后一次制作鞭炮发生火灾,是王秀俊家。他家在用石碾轧鞭炮火药时,因药摊得太薄,石碾和碾盘摩擦起火星,引发大火。拉碾子的毛驴被活活烧死,王秀俊的母亲被烧伤,住了几十天医院才治好。
鞭炮制作虽然使我村部分人家得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但几起惨痛的事故,也使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是的,高杜美了!
新闻推荐
■孟家村鸟瞰图■村民孟宪泽讲述家谱的故事■有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晚报记者张迎宾见习记者石雪婷实习生苏勇鹏“方立起,从第三十九代至第四十五代均为单传,他们是方立-承诲-汉卿-贯-昶-公济-宁。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