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11月11日,消费者在经历了一个交易额创历史新高的双11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历史上最扰民的双11。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6年双十一中国网购安全专题报告》显示:双11当天,360共拦截钓鱼网站攻击5193万次,360手机卫士拦截的骚扰电话多达1.8亿次,拦截的垃圾短信拦截量高达1.9亿次,纷纷创下历史新高。首席记者刘蔚霞
A
数据
骚扰电话创历史新高单日拦截1.8亿次
统计显示,11月1日—11日,360手机卫士平均每天拦截各类垃圾短信9011万条,这是2016年三季度平均水平每日拦截4290万条的2.1倍。其中,垃圾短信的发送高峰期出现在11月10日和11日,10日是最高峰,360手机卫士共拦截垃圾短信1.97亿条,几乎是三季度日均水平的4.6倍;双11当天略有回落,为1.76亿条。
报告显示,双11当天,360手机卫士共拦截各类骚扰电话1.8亿次,前10天平均每天拦截量为1.6亿次,骚扰电话在双11当天刷新了年内最高纪录。
报告统计发现,双11期间(11月1日—11日),诈骗短信的数量较平日翻了一倍多。从诈骗短信的发送号码来看:利用伪基站发送的,冒充银行客服号955××的最多,占比38.1%。从冒充对象来看,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最多,占比为38.3%,对应的主要诈骗方式是虚假积分兑换,虚假的银行账户异常、失效、升级信息等。
双11期间,几乎所有的垃圾短信都会紧紧围绕着“双11”这个主题进行营销。统计显示,在360手机卫士11月10日—11日截获的所有垃圾短信中,约有六成以上的垃圾短信,会使用“双11”、“11·11”、“双十一”、“1111”、“光棍节”、“单身”等词汇。此外,“折扣”、“红包”、“积分”、“大奖”等也是垃圾短信中出现最多的词汇。
据统计,双11当天,广东用户收到垃圾短信的数量最多,占比高达15.9%,甘肃占比1.6%。广东也是收到诈骗短信数量最多的省份,占比高达15.5%,甘肃占比2.5%。
B
提醒
双11后请小心提防各种诈骗
随着抢购高峰期的结束,未来几天至十几天,网络诈骗的高峰期可能会到来。根据最近一年来流行的网络诈骗形式及本次双11网购的特点,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出网购安全特别预警,提醒市民警惕双11之后可能大规模爆发的3类高危网络诈骗。
1.退款诈骗
如果在双11抢购之后,接到卖家的电话称“您的网购交易存在异常或无法发货,需要给您进行退款或解除交易异常”,你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正在遭遇今年以来最为流行的网络诈骗方式:退款诈骗。一旦按照对方的指示,打开网页或进行某些操作,有可能面临账号或资金被盗的风险。
提醒:所谓的“卡单”、“掉单”、“交易异常”、“解冻订单”、“异常订单处理”等词汇全部都是诈骗专用术语,正规电商平台不会出现这些词汇。如果遇到交易异常或发货缓慢的情况,拨打电商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咨询,切勿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更不要轻易点开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
2.二手交易诈骗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预计:双11之后的一个星期内,二手交易诈骗有可能大幅增加。骗子们会在各种同城网站或二手交易网站上发布消息,谎称双11抢购的便宜货不想要了,想要加价、同价甚至低价转让手中的商品。
提醒:二手交易一定要到正规的二手交易网站进行。对于陌生人发来的二手交易平台链接要提高警惕,谨慎打开。此外,如果要向卖家索要发票照片或实物照片,请一定要求对方在聊天窗口中截图查看,切勿直接接收对方发来的任何文件。接收后一定要对文件进行杀毒扫描之后再打开。
3.中奖诈骗
如果是平日里收到中奖短信,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但双11之后,以“您在某某电商参与抢购抽中大奖”的名义向您发送的诈骗短信,您就很有可能会相信。预计双11之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里,各种中奖诈骗短信都可能会呈现持续高发的态势。
提醒:接到此类信息如有疑问,请拨打电商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咨询或确认,切忌直接拨打短信中的电话,也不要轻易点开短信中任何网址链接。
新闻推荐
河北蠡县“坠井男童”宣告不幸死亡之后,一段孩子的爷爷跪地感恩的视频,让无数人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剧情随着某医疗自媒体的发布,一顶“医闹”的帽子,随即被戴在了孩子父母的头上。几乎就是转眼之际,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