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络直播乱象何以消弭?

来源:泰安日报 2016-11-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张倩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两名男子在快手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安排凉山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直播给村民发钱,而在直播结束后,这些人又从村民手中把钱拿回来。(《南方都市报》)

找几个穷人,直播撒钱做慈善的感人场景,播完再把钱收回来,一场赤裸裸的“伪慈善”闹剧,因为团队“内讧”被揭穿。“伪慈善”直播闹剧落幕,不仅让公众看到了一些不良“主播”的见利忘义的丑陋行径,也让人们再次见识了网络直播的乱象丛生。

直播“伪慈善”涉嫌违反新《慈善法》,是违法行为,用虚构事实骗取网友送礼物,属于一种诈骗。更重要的是,以公益之名的“伪慈善”对公益的亵渎和悖逆,有违社会公序良俗,有违社会公正公平。“伪慈善”的丑行,严重伤害了受捐者的感情,欺骗当地贫困村民配合做戏,让村民成为了摆设和道具,伤害了他们的尊严和情感,也伤害了他们对于慈善救助甚至扶贫帮扶的期待和向往,影响了弱势群体对慈善的信任。网友们真心关注,赠送礼物,是因受捐者的贫困而动容,是因“主播”的善举所感动,当这一切被证伪后,除了情感受伤外,也会透支他们的爱心,影响他们投入慈善的积极性。

对于直播“伪慈善”,当地公安、民政等部门都介入调查,查处几个不法分子不是难事,但直播“伪慈善”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近两年,互联网直播平台野蛮生长,2016年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的火爆让人人都能成主播,但也让一些人为了博眼球,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对于法律和道德毫无敬畏。《人民日报》总结了灰色化生存的网络主播三大特点:有胆量、无底线,重迎合、无节制,大尺度、无约束。“网络主播”不断突破底线,而直播平台却“疏于管理”,只管发布,不审核内容,网络主播无道,而制约力量微乎其微,导致整个网络直播行业乱象丛生。因此,我们应该趁着打击此次直播“伪慈善”事件,向网络直播“亮剑”,努力实现行业的正本清源。

技术无罪,但是监督有责。整治网络直播乱象,应从网络主播和直播平台两个角度入手,对于网络主播,除了要求其有相关资质外,应坚守网络“七条底线”,通过内容为王的作品,赢得粉丝,而不是靠满足粉丝的窥视欲、猎奇心、恶趣味;直播平台必须承担起加强对网络直播内容的审核和主播管理的职责,一旦发现一些涉及假恶丑的内容,平台应自己关闭直播者,或者将造假主播列入黑名单,甚至注销直播账号,毕竟野蛮成长毕竟难以持续,吹大的虚假繁荣最容易破裂。此外,有监管职责的公安、网络办等单位必须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从源头上管理好公益性活动的报批、审查和开展,规范网络直播活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大众监管中,自觉抵制不良的网络直播,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线索,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这是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新闻推荐

刘德法:“罚款任务”和“绩效考核任务”在针对违章车辆的处罚方面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叫法不一样。他认为,警方给出的这个解释不足以服众。对于违法驾驶,交警按照法律

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法:“罚款任务”和“绩效考核任务”在针对违章车辆的处罚方面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叫法不一样。他认为,警方给出的这个解释不足以服众。对于违法驾驶,交警按照法律授权应当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网络直播乱象何以消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