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的一条“湘潭一母亲抱两年幼孩子跳楼自杀”的消息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消息中称,在湖南湘潭岳塘区纳帕溪谷小区,一位患产后抑郁的母亲携两个年幼的孩子从楼跳下,3人无一生还。消息一出,不禁让人唏嘘不已。随着生二胎家庭的不断增多,产后抑郁症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采访获悉,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二胎产妇的产后抑郁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YMG记者李俊玲
高龄产妇生二宝后,患上轻度产后抑郁
家住莱山区的姜女士上个月刚刚剖宫产生了二宝,一个体重八斤三两的大胖小子,全家人都欢天喜地的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可是,岁的姜女士在坐月子期间却变得非常情绪化,动不动就烦躁,想发火,看谁都不顺眼。因为有了二宝后睡眠不好,感觉身心疲惫的她经常一个人偷偷掉泪。姜女士委屈地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就是觉得心里憋屈,再加上休息不好,心情很差,看什么都不顺眼,有时真觉得活着太累了。”察觉到姜女士的变化后,家人非常着急,刚出月子,丈夫就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经医生询诊,姜女士患了轻度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多发,应引起重视
对此,烟台毓璜顶医院心理康复门诊主任苏路侠表示,产后抑郁症作为一种特殊的孕妇心理疾病,近年来发病者有增加的趋势,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及职场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产妇发现,自己生完宝宝以后性情大变。孩子的哭闹总让自己手足无措、心烦意乱,感到担忧和焦虑,有时还常因孩子喂养问题与家人发生争执。负面情绪的逐渐累积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自我否定,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轻生。苏路侠主任还告诉记者说,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苏路侠主任介绍说,产后抑郁,是由于产妇体内孕激素水平降低,内分泌改变,从而容易对产妇情绪造成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产妇与家人之间因为孩子产生矛盾,也会增加发生产后抑郁的风险。
二胎产妇比头胎产妇更容易抑郁
记者从烟台毓璜顶医院妇产科门诊了解到,二胎孕产妇并不比头胎产妇更“豁达”更擅长处理这个问题,相反,她们相比第一次怀孕的孕妇更容易产生抑郁。烟台毓璜顶医院产科主任刘志芬告诉记者,从接诊情况来看,近六成二胎产妇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她解释称,且不论二胎产妇生理激素水平相较头胎时更加明显的变化,单就因为年龄的增高,面临的风险增多,她们对分娩的过程就可能更加害怕和恐惧,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另外二胎产妇在精力、体力等方面相比年轻产妇更加欠缺,更容易诱发低落、烦躁情绪。
“除了这些自身因素,二胎产妇家庭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也都会随之发生微妙的改变。比如,是否有人帮忙带二胎,在产妇坐月子期间,第一个孩子谁来管等等。”刘志芬主任表示,对于敏感的产妇来说,基于各方面的变化,家属稍稍不关心,就能引起产后抑郁。另外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急剧上涨,二胎产妇的家庭经济条件变得紧张,生活质量的下降,也就更容易诱发孕妇产后抑郁。
生二胎后,丈夫要给予产妇更多帮助
“生二孩,需要的心理和生理准备更多,如果没有准备好就要孩子,对于高龄产妇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刘志芬主任建议说,准备怀二胎的家庭,其实不仅仅需要做好生理方面的准备,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二胎政策的放开,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到她们生理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如果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不足的话,给产妇和家庭带来的伤害是不可想象的。”对于生活中怎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刘志芬表示,“在发现有产后抑郁端倪后,及时自我调整寻求帮助十分重要。”此时家人应该给予产妇足够的帮助,尽量在孩子出生后,更多的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让产妇得到充分的理解和休养。丈夫这个角色在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更多的分担并给予产妇帮助。与此同时,家人更多的陪伴关心能有效帮助产妇走出产后抑郁。
□相关链接
产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闹。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
2.自我评价降低
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自责,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自暴自弃,负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3.对生活缺乏信心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4.躯体症状
约%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
怎样预防“二胎产后抑郁”
烟台毓璜顶医院产科主任刘志芬表示,在预防和缓解产后抑郁的方法方面,头胎和二胎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基于高龄产妇特有的现实问题,家人在处理她们的产后抑郁问题方面应该更加敏感,并给予更多耐心。
“我个人建议,家人要尽量帮助高龄二胎产妇做到以下几点: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不宜整日持续工作,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适量运动。如果家人在这些方面都给予产妇帮助,将有效帮助她们度过这一段高危时期。”
刘志芬对记者说,有的人只是不适应角色变化,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对产妇来说,可以让她换一个环境,或是帮她处理好带孩子的问题,改善睡眠环境,如果改变了这些因素,还不能改变她烦闷、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甚至她还有精力、体力下降,或兴趣丧失等问题,则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了。
同时,刘志芬主任还提醒说,除了环境因素对发病有重要影响外,既往精神病史、家族史、长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或是儿童期经历过暴力对待等,都是围产期抑郁的高危因素,也要注意防范。YMG记者李俊玲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裸眼3D镜头传递三维高清影像,“章鱼爪”机械臂通过微创口探进患者腹腔,拨开、旋转、切割、缝合……手术机器人正成为我国手术治疗的重要“帮手”。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