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又是一个“求职”的高峰期。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求职者也是奔波於各大招聘会之间。一些人志向远大,一心想要成就大事业,但是,要么“英雄无用武之地”,要么总是与升迁无缘。说到此,我们倒不妨回望古代,看看古人是如何求职、如何升迁的,想必会对今人有所裨益。
■ 毛遂自荐,一鸣惊人
这种求职方法运用最好的当然是毛遂先生本人了。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当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时,平原君奉赵王之命到楚国求救,毛遂便自己推薦自己,请求跟著一起去。可平原君根本没把毛遂放在眼里,还讽刺挖苦毛遂:“我听说有才能的人不管到什么地方,他的才能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锥尖马上就会破头而出,先生在我这儿呆了三年,却没什么举动,你还是省省吧!”然而,毛遂却从容地说:“问题是您一直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要不然我的才能早已像锥子一样全部露出来了,岂止是露个尖呀!”平原君一听,这个人的脑子反应够敏捷,就答应了。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都没有结果,此时毛遂上阵了,他唇枪舌剑,陈述利害,豪气冲天,楚王终於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避免了一场杀人屠城的惨剧。毛遂也因此声威大震,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的千古美誉,可谓一举成名。
毛遂瞅准了时机,最终自荐成功,在上司万分危急而又束手无策时挺身而出,显示出非凡的自信和过人的才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冯谖是历史上一位狻具传奇色彩的求职者,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的门客,他一开始显得平庸至极,还总是向孟尝君要这要那,犹如一个贪婪的无赖。孟尝君因此很瞧不起他。一次,冯谖奉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城收债,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吧。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深感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兴冲冲地回来交差说“大王,我为您买来了‘义’。”可孟尝君见一分钱也没收回来,於是非常生气。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城。薛城百姓听说后,纷纷出城十里远迎,孟尝君这才意识到冯谖的远见卓识,从此开始重用冯谖。后来,冯谖通过聪明才智,给孟尝君定下了“狡兔三窟”的战略,使孟尝君重新做了齐国丞相,而且地位愈发稳固。
孟尝君的门客三千,可谓卧虎藏龙,人才济济,要想独显锋芒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冯谖不急不躁,高瞻远瞩,暗中为自己创造机会,才能最终被认可。(据《西安晚报》)
新闻推荐
逃得掉大城市的雾霾,逃不掉七大姑八大姨的“拷问”。一份新鲜出炉的《2017年春节拷问调研报告》显示,收入和婚姻状况成为春节期间90后被拷问最多的问题,被问到的比例分别达到七成和八成。除了收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