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 青 张 杰 通讯员郭如亮
在许多人的眼中,矿物经过加工会产生很多尾砂,尾砂被废弃后还要投资进行治理,以免形成倾斜危及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然而,坐落在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的联塑侨裕新材料公司却变废为宝,将尾砂进行加工后形成装饰材料,颇有销路。在公司展示厅记者看到,一块块颜色、造型各异的装饰板引来大量围观者。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有4条生产线,年产1300万平方产品、8000万元产值,这些自主研发的装饰板要经过7道工序、72个小时的周期而形成,每年用去5至10万吨尾砂,减轻了尾砂治理的压力;装饰板可制作成吊顶、隔墙、代替石膏板等,环保、防火、防水,市场前景看好。在产业园里,这样依靠新材料和科技创新推出适销对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比比皆是。
凤宁现代产业园是以原有省级安徽凤阳硅工业园为基础,由凤阳县与宁国市合作共建,2012年6月,宁国市管理团队正式入驻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8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建设省级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与安徽凤阳硅工业园实行“两园合一”工作机制。2016年全年,园区共实现经营(销售)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56亿元,同比增长32.6%;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3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4亿元,同比增长33.4%;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4亿元,同比增长37.5%;完成财政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47.6%。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顺利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发展态势强劲有力。
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杨岸峰介绍,产业园牢牢抓住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在发展模式上,做到开发区与新城区“双轮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并举”,打造凤阳的“城市副中心、产业主战场”;在发展重点上,依托优质的石英砂资源和坚实的硅产业基础,打造“中国绿色硅都,千亿硅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规划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先后完成了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南部新城城市设计和路网、雨污水、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等专项规划编制,初步形成了“四轴两带、北园南城、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总体发展布局,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重点破解要素制约,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成立了由省担保集团、宁国市国投公司和凤阳县经投公司三方为股东的凤阳凤宁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21亿元,公司控股成立了安徽绿立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和凤阳凤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创新安置方式,共采购5批420套商品房用于群众安置,既解决了商品房的库存问题,又有力地推进了快速拆迁安置,深受群众欢迎。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坚定不移地壮大主导产业,积极主动地培育延伸产业,统筹兼顾地引进补充产业”的产业定位,认真组织开展“双百十亿工程”(即企业个数达100个,工业总产值达100亿,财政收入达10亿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签约项目77个,协议总投资近342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全力做好帮办、帮扶、帮抓,累计建成投产项目20个(规上企业8家);在建项目25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 32个。世界最大的单体玻璃生产线——台玻1200T/D在线LOW-E节能玻璃生产线、世界最大的单体“白炭黑”生产线——确成年产7万吨“白炭黑”生产线、世界最大的硅酸钙板生产线——联塑侨裕年产1600万平方米硅酸钙板生产线均已建成投产。盘活原奋祥钢材市场引进的京都电子商务园建成开园,原侨裕和联塑集团、赛吉元和横店集团实现战略重组,总投资5.5亿元的光大凤阳城乡一体化项目2016年9月份正式开工。总投资30亿元的福莱特光伏玻璃项目于2016年8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光伏玻璃基件生产基地。
新闻推荐
昨日,瑶海区城管局携手瑶海交警大队在辖区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周边开展联合行动,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出店经营、流动摊点等违法行为,以维护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良好的秩序和城市形象。记者张大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