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风波不断的丽江:救赎之道唯有自救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03-01 09:53   https://www.yybnet.net/

◎李晓亮

从年前到近日,关于丽江旅游,舆情汹涌,一浪接一浪,就未消停过:从女游客被打毁容风波;“古城维护费”争议;再到近来云南副省长“微服私访,便衣出游”被强制购物;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以及最新的官微飙狠话,怒怼网友……最新的消息是,丽江古城区委对两官员采取停职检查,并进行党纪立案。(封面新闻)

这个结果,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套路处理。虽然,哪怕民意沸腾时,当地官方还是一度否认,撇清干系——“网传截图之言并非我部所为”。但经过短短一两个月如此多轮舆情攻防战后,如果说丽江学到了什么,那就是知道在丑闻之下,回避真相,除了激化矛盾之外,并无他用。

“丽江出事;又是丽江;咋还是丽江?”接二连三,争议不断。如说这算是某种“黑”,那么顺理成章的“终极三问”就是:谁在黑丽江,为何要黑,接着怎么办?先要弄清所谓的“黑”点在哪:最招致非议的,是个别不法之徒对游客的打骂暴行,还是投诉无门、应对迟缓,执法不力的地方执法生态?是高回扣低价游的狠宰游客强制消费的一两家黑店,还是对这种“旅游经济”长期默许纵容和消极处理的地方主管?

这可不是无端瞎猜,之前云南省长“有些店之所以那么嚣张,为什么就关不掉呢?背后有人吧?”的怒斥言犹在耳,随后副省长微服出游遭强制消费的新闻就接踵而至。若连一省主政者都要为一个问题一再发难,可想这已超出单纯景区消费纠纷范畴,而是某些地方官场和法治生态都需要反省。

从舆情应对看,不管是之前的游客被打,还是后来的官微怒怼,地方应对总是选择最能惹怒民意的不智之举,文过饰非,虚妄矫饰,而非坦诚直面,担责法办。这并非是官员媒介素养的技术问题,根源还在思想观念,乃至权力的制度化日常化运行上。总是慢半拍,总是表错态,惯性的轻狂傲慢,表明文明法治和契约规则,这些现代社会理念并未融入权力运行骨血。

这才是权利觉醒的现代民众对其最有微词之处。这是丽江自黑所致,而非别人故意编排污名化它。要想救赎,只剩自救一途。不是停职一个主管官微的官员就能遮掩过去的,而是要从根源上反思代表旅游地官方的发言。

新闻推荐

电梯内惊现“暴露男”女子受惊吓报警

晚报讯(记者刘琳通讯员高艺真)一男子下班后无聊,竟然尾随女性进入电梯后做不雅动作。昨日,记者从桓台警方获悉,这名男子被随后赶到的民警抓获。近日,李女士下班回家,从地下停车场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波不断的丽江:救赎之道唯有自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