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人物
本报记者 卢建宁 通讯员 何 伟
说起话来温和谦逊,审起案子不怒自威,这是许多人对陈华婕的第一印象。《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这句名言与陈华婕的言谈举止十分契合:刚强、果敢、朴实且言辞谨慎。
从业15年来,她参与审理各类案件2000多件,其中很多是大案要案、新类型案件。人人都知道这位身材高挑、面容柔美的女法官是办案能手,经过她手的案件大多案结事了、胜败皆服。
一个个荣誉记录着陈华婕扎实的成长足迹:“全区法院优秀法官”“全区法院先进个人”“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全区法院优秀党员”“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她还被自治区、南宁市分别4次授予个人三等功。
对症下药 繁简分流
处于南宁市的核心城区,青秀区法院收案数为广西所有基层法院之首,2016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56万件,同比上升87.69%。民一庭历来又是青秀区法院收案最多的庭室,2013年至2016年,该庭共收案1.4845万件。
面对着巨大的办案压力,陈华婕带领民一庭法官开展了繁简分流改革。此前,案件繁简混杂,一起随机分案,导致法官办案平均用力,简案不简、欲快不能。如何解决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由此造成的浪费问题?“如同医院有简易门诊和普通门诊,处理简易案件就好比让当事人挂简易门诊,以最高的效率解决问题。疑难杂症则让专家深入诊治。”陈华婕形象地说。
2016年6月,陈华婕在民一庭成立简单案件速裁审判团队,按照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原则,分流出大量简易案件。速裁团队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用16%的审判力量审结近39%的案件,极大地缓解了办案压力。
少量速裁法官消化了大量简易案件后,骨干法官就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解决“疑难杂症”,审判工作更从容、精准。陈华婕还积极探索类型化的审判模式,将案件划分为婚姻家庭、房地产纠纷、交通事故等若干类型,对这些案件的常见争议焦点、证据形式、庭审要点等进行分类整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各种类型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风化雨 解决矛盾
记者观察到,一个案件开庭结束后,陈华婕不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小纸条上,递给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有疑问就可以方便联系上我。”她的话很简短,却充盈着女法官特有的敏锐和温馨。
众所周知,到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或有难处、或有怨气、或有不平。这就要法官具有非常的耐心和化解矛盾能力。陈华婕脸上总是洋溢着春天般的微笑,在不经意间,当事人心中解不开的疙瘩消除了,心中郁积的怨气化解了,许多问题因此迎刃而解。
陈华婕坚信,只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2016年她审理一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时,当事人为2万元的税产生矛盾,争执不下。但陈华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不再赌气,接受了协商,一起纠纷圆满化解。
关怀妇儿 维权为民
2009年,青秀区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岗”成立,陈华婕就任岗长。她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坚持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关爱妇女儿童活动,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法律的晴空。
为了充分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陈华婕带领维权岗干警经常开展送温暖、送爱心、送法律活动,建立了多个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并在广西率先设立“温馨家园”心理倾诉室,邀请专家为妇女们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一些大姐说起家庭琐事,常常一说就是几个小时。陈华婕仔细倾听,耐心劝慰,为她们倒上热茶,甚至打来饭菜,耽误休息时间也从无怨言。许多女性经过她的开导,最后都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陈华婕不仅积极承担起领导干警开展各项维权工作的任务,还抽空与干警们一起设计了岗徽及岗旗,制作了维权画册及宣传短片。卓有成效、颇具特色的维权岗工作,得到了全国妇联领导的肯定。
新闻推荐
环江劲吹和谐风——环县加强政法综治工作纪实本报记者先朝阳通讯员李文贾利民近日,在环县县城,环洲路不堵了,街道随意调头、乱停乱放的车辆减少了,市民都为这一现象点赞。这是环县改变工作机制、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