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是安东卫街道南街社区的苏同杰、刘春玉这对新人新婚大喜的日子。上午9时,两位新人身着礼服,在周围亲友及社区群众的祝福声中,在文明迎亲队热闹的锣鼓声中迎来了婚礼。文明迎亲队为新人戴上喜庆吉祥的大红花,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与一对新人相映成辉,成为婚礼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就在同一天,泉子庙社区的王丛启、苏佳丽也在社区文明迎亲队的帮助下喜气洋洋地完成了结婚典礼。“现在这种文明迎亲的方式非常受青年欢迎,以前谁家有个青年结婚,婚礼上扔鸡蛋啊、脱衣服啊,既不文明又不安全,现在好了,青年们说‘有了迎亲队、结婚不受罪\’。”泉子庙社区团支部书记于贝贝对此深有感触。
说起文明迎亲队,辛庄子村党支部书记侯加明满是自豪:“我们村从2009年开始实行文明迎亲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解决结婚中的一些陋习,在全村提倡文明办喜事。现在办婚礼时文明迎亲队的锣鼓一响,新人戴红花,手牵手,从象征今后日子兴旺红火的火盆上跨过,既热闹又俭朴,受到了家长及新人的欢迎。从2009年到现在,我们村已迎亲50多对。现在我们村不管谁家孩子结婚,都要邀请文明迎亲队来给迎亲。”
到目前,该街道已成立文明迎亲队32支,在村居(社区)实现了全覆盖。各村居(社区)为文明迎亲队配备了带有“文明迎亲”字样的红马甲、红帽子以及迎亲时需要的锣鼓等器材,使文明迎亲在全街道得到了蓬勃开展。文明迎亲这种喜事新办的方式,在街道也已广泛深入人心,文明、俭朴的生活方式在全街道蔚然成风。
近年来,安东卫街道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街道32个村居(社区)全面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组织,健全完善章程制度,移风易俗实施办法全部纳入《村规民约》。对制定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实施办法》、修订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在各村居(社区)党员群众代表会议上通过,并将红白事理事会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在公开栏张榜公布。在此基础上,街道组织各村居(社区)到该街道最早开展文明迎亲的辛庄子村召开了现场推进会议,推行普及“文明迎亲队”这一做法,由各村居(社区)妇代会、团支部、计生等负责人牵头成立红事理事会,并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迎亲活动,在全街道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简办,积极破除结婚讲排场、争面子、闹婚等不良风气,助推了文明新风。
新闻推荐
掌上预防 掌上扶贫 ——恭城检察机关发挥职能探索服务扶贫新方式
本报记者许丹婷通讯员黄薇唐王存核心提示脱贫攻坚中如何保障扶贫资金安全,让“救命钱”“种子钱”等落到真正需要的群众手中?2016年,广西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