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把文明祭祀铭记心中

来源:宣城日报 2017-04-02 06:01   https://www.yybnet.net/

清明扫墓源自于我国的孝文化,长期以来,世人通过清明节修缮坟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或烧些纸钱,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一些单位和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和学生祭扫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但在清明祭扫时,出现了一些不文明、不和谐和不安定的因素。首先是交通事故频发。由于人们外出扫墓时间集中,尤其是在城市,往往造成交通拥堵,由此而酿成交通事故,轻则碰车伤体,重则送人性命;二是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在祭祀时大都采用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炮竹等传统方式,以致纸钱遍地,灰烬乱飞,硫磺刺鼻,不仅破坏了清清明明的环境,而且极易引发火灾;三是铺张浪费。一些人祭祀时搞攀比,在坟前墓旁比谁的祭祀品贵、花样多,不仅大把大把地烧纸钱,整堆整堆地燃放烟花炮竹,甚至少数人还头脑发热,直接焚烧人民币祭奠。如此等等,使颇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变得浅薄、低俗。

清明作为文化符号,不仅是文化的精华,也是文明的缩影,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清明节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文明,不断升华。笔者以为,文明祭祀,不仅仅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更重要的是须人人铭记。近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欣喜的变化,或不再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蜡烛,记下自己的感怀;或不再夜幕下急着去路口焚烧纸钱,而是井然有序地来到定点设置的祭祀鼎和焚烧桶前,寄托自己的哀思。这样做不仅能达到祭奠亡者、激励世人的效果,而且充分展示了现代人文明程度的提高。

心祭胜于形祭。但愿在今年清明节祭祀中,家家树新风,人人讲文明,以文明祭祀的良好风范,教育后代继承先人的优良家风,告别那些祭祀陋习和奢侈行为,努力打造一个平安、文明、低碳的清明节。

新闻推荐

德阳百余人角逐“12331”代言人选拔

本报讯(记者伍玲)昨日,“我为12331代言”形象大使选拔进入决赛,以高校大学生为主力的选手们登台展示才艺,争当德阳食品安全宣传“代言人”。据介绍,3月31日是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主题宣传日。今年,为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凡事贵在恒2017-04-02 00:00
评论:(把文明祭祀铭记心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