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总人口的4%,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
然而,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无法正视疾病,逃避就医。对此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李秀华表示,正视疾病,运用科学方法,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不能忽视,也不能乱贴标签
有资料显示,约90%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家属也很少将他们的情绪低落与抑郁症联系在一起,直到患者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才意识到严重性。“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存在情绪特别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失眠、不明状况的身体不适、认知障碍等状况,就属于抑郁症的危险信号,要积极寻求治疗。 ”李秀华说。
避免忽视患病亲友病情的同时,还要避免过度干预。如果临床诊断只是一般性的心境低落,家人要多一些陪伴和鼓励,切忌乱贴“抑郁症”标签。“抑郁分为两种情况,病态的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而对于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只要进行自我调整就能解决问题。 ”李秀华提醒,判断亲友是否患抑郁症,一定去有资质的医院精神科就诊,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是德州市唯一的政府指定精神疾病医疗机构,配有心理CT、多相人格测定仪、智力测定仪、脑电地形图等多种专业检测设备,可给予患者准确诊断。
3类人易被“盯上”
据介绍,3类人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一是青少年,多数是由于家庭因素导致,如家庭不和睦、抚养方式偏激等;二是产后女性,由于激素剧烈变化,加上初为人母,角色变化的压力,容易出现反应性抑郁;三是老年人,以空巢老人和疾病缠身的老人居多。
此外,抑郁症更喜欢“袭击”那些有抱负、工作认真、追求完美的人。“这类人往往喜欢定大目标,对细节过分关注,力求完美,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无暇顾及乐趣,也极少腾出时间休息。长期过大的压力所造成的烦躁、不安、抑郁等情绪在心中逐渐积累,遇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心理防线被击溃,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李秀华说,“这类人要特别注意,要学会放松身心,不要给自己强加压力,可将‘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视为一种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痛苦。 ”
培养爱好可减轻抑郁
李秀华表示,对于出现抑郁情绪的患者,家人、亲友应给予充分关心,“身边人的情感支持有助于患者恢复自信、改善症状;已患中重度抑郁症的人要及时前往专科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据了解,近年来,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为提升服务能力,突出亚专科发展,设立针对抑郁症、失眠、酒精依赖症的治疗中心,开设专业门诊及病房,强调全病程治疗理念,突出非药物治疗技术,如多种心理治疗技术、重复经颅磁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此外,成立康复治疗中心,设置音乐治疗、宣泄治疗、工娱治疗、作业疗法等,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抑郁症就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因此有‘心灵感冒\’的说法,不可怕,也可治愈,但需要正视。”李秀华强调。
与此同时,李秀华建议抑郁症高发人群及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多进行户外运动是对抗抑郁的最好办法,晒太阳能促使体内分泌五羟色胺,它能帮助兴奋中枢神经、减轻压抑。人的生活倘若陷入单调沉闷,就不易感到快乐。 ”
□本报记者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任天瑜
新闻推荐
本报宜州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宜州市结合离退休干部实际,量身定做“学”载体,有声有色开展离退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把准需求“学”,实现有所教。该县建立离退休党工委党员干部培训需求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