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福建
最近,一则“护士怒斥医托”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女主角”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在女护士值班时,一名患者哭着前来求助,说又遇到曾经骗她的那个医托了。个子并不高大的女护士挺身而出,怒斥医托:“ 真是恨不得在你们脸上贴上‘医托\’两个字。人家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怜呢,你还在骗人。”女护士一直拽着医托的手,直到保安前来。
“真是恨不得在你们脸上贴上‘医托\’两个字”,显示出女护士对医托行骗行为的憎恨;“人家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怜呢”,彰显出女护士的拳拳爱心。邪不压正,医托被女护士霸气的正能量镇住了,正如很多网友的点赞:“大侠气场两米八!”
医托,专门盯着老人或者老实胆小的人,抓住病人寻找名医、早日治愈的心态,编撰故事,假冒神医,骗人钱财,耽误治病。没被病人发现,暗自得意,即使被发现,便恐吓威胁或者逃之夭夭,病人哭天喊地,无可奈何。在“鸡脚杆上刮油”,在不幸的伤口上撒盐,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医院有警示语,安排专门人员防备,公安部门也坚持打击,但医托依然像牛皮癣一样紧紧贴住病人,不断变换地方,不断变换行骗方式,让病人防不胜防。
其实,还有变异的医托。他们通过免费体检、免费体验、发小物品、组织旅游等方式,专门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保健器材。他们嘴巴蜜甜,“张爸爸”“李妈妈”喊得亲热,希望长寿又渴望被尊重的老年人很容易上当。还有个别不良医生,利用病人的信任,推荐保健品和保健器材,违反医生的职业操守,败坏医生的声誉,这不是披着医生神圣外衣的医托吗?
笔者认为,公安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让医托、变异的医托无处藏身,摧毁医托依附的“医疗机构”;舆论要加强宣传,让病人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医和神药,治病要上正规医院;医护工作者发现医托骗人,要像那位女护士一样,用爱心催生正气,用正气压制邪恶。全社会都应该擦亮眼睛,行动起来,不给医托生存的空间。
愿医托行骗早日成为过去式!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崔晓蕾通讯员周莎莎)昨日记者从张店区住建局了解到,今年,该局积极推进横一路、西山路、青年公园东路3条区级重点道路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南部城区道路网络,拓展南部城区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