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对于大学生来说,门类繁多的选修课无异于一桌精神菜肴,选的丰富,营养才齐全。但近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程,拓展、兴趣类课程总是人数寥寥。不少人为这种选课现象贴上了“功利化”的标签。
针对选课“功利化”,自然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教育引导,提倡学生选课注重“营养全面”、“膳食均衡”,但板子也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选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因势利导,也应同步提上日程。让选修课变得有趣、有用又有料,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选修课有趣,自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当前的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自然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因此,选修课要有趣,就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浙江大学有一位叫苏德矿的老师,他的高数课由于生动有趣、信息量大,成为偶像级老师,学生需要早上6:30去占座,从不点名却座无虚席。看来只要用心,任何课程都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选修课要有用。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学生喜欢选可以拿高分的课,因为有用——可以有助于拿奖学金。其实还有更广义的“有用”,即有助于学生成长,比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在选修课开设之初,主讲教师就应该十分明确自己准备教给学生哪些“有用”的东西,统筹谋划、整合资源。用心用情的课程,关注度和“点击率”想必不会太差。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泽成)近日,市三中召开了全体安保人员工作会议,就目前安全工作提出要求:全体安保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出现不安全事故;要牢固树立学生在我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