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让保护未成年人的法网再细密些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7-06-09 11:19   https://www.yybnet.net/

据媒体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已着手调研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组织儿童乞讨的定罪标准等涉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并将通过研究执行相关司法文件、发布指导性案例等形式,确保相关法律规定得到准确有效贯彻实施。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我国法律明确予以重点保护的对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0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刑法修正案(六)》中,规定了组织儿童乞讨罪,明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修正案(九)》,也将猥亵儿童罪入刑,规定“从重处罚”,等等。

这些掷地有声的法律条款,固然是打击侵犯儿童犯罪的重要武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过于抽象”的规定,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法律效力。比如,组织儿童乞讨罪,究竟何为“情节严重”?缺乏科学明确的认定标准,这些罪名的“入罪门槛”和“升格条件”,就只能凭借办案经验权衡,也就潜藏着让不法分子逃脱法网的可能性。

之前,媒体曾曝光了一起“猥亵儿童罪”:某中学女教师与其班上一男学生多次发生关系,因犯猥亵儿童罪,最后被判刑3年。这种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已有“强奸”之实,却因女性的身份,仅以猥亵儿童罪“兜底”,与强奸罪的重罚相去甚远,又因为“自首情节”“没有前科、自愿认罪”等酌定情节,得到法庭的从轻处罚。

立法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根据立法精神所做出的司法解释,也有利于配合国家立法拾遗补阙,确保相关法律规定得到准确有效贯彻实施。而由最高法、最高检颁布的“司法文件”“指导性案例”等,也对各级司法机关的实践活动,起到规范约束作用。对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组织儿童乞讨的定罪标准,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一锤定音,法院定罪量刑也将更合理、公正。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持续出现的儿童侵权问题,应给予更高的社会关注,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方面联合发力,及时缝补疏漏的法律之网,未成年人才会更安全、舒心地成长。(刘婷婷)

新闻推荐

全市前4个月安全形势严峻

本报讯(周文祥方飞)记者近日从市安监局获悉,全市前4个月安全形势严峻,1至4月份全市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1起,死亡1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57.1%,死亡人数上升62.5%。据了解,1至4月份全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书香沐人心2017-06-09 00:00
评论:(让保护未成年人的法网再细密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