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意要去看小乔墓。
问一路边老者,挺儒雅斯文的一个老人,他指的很详细。于是,便去了城西。可是,再问路人,却不得其详,抱着遗憾返回。
城东,是周瑜墓冢。周瑜亭堂还在修建中,没有游客,任我一人其间徜徉,思绪在一千八百年前游弋。建安三年,也就是198年,二十四岁的周瑜正是英姿勃发羽扇纶巾,乔公家的小女小乔国姿天娇江东一绝,英雄美人天作之合。
那时,东吴一带都知乔公二女秋水并蒂开芙蓉,乔家后院的胭脂井偷窥美女,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胭脂水粉染红了井水。
征战此地的周瑜出入吴府,风流倜傥俊逸洒脱让多少女子心生仰慕,而精于音律擅长琴瑟更让众多女子对这个中郎将心旌摇荡。“曲有误,周郎顾”道尽了一个弹筝女暗恋的悲剧故事,一曲《广陵散》让那个卑微筝女的爱情纠结终其一生,至210年周瑜箭伤复发而死,吴国某个乡村小巷还能见到那个可怜的筝女暗自啜泣的背影。这是旁白,说得远了点。
一路征战,威震江东的周郎获得南国佳人。那一年,小乔初嫁。琴瑟相谐十二载,赤壁之战留下几多豪情与恩情,有人说,娶小乔和赤壁之战是周瑜人生两件大事。可想,这个小乔在周瑜生命中占有何等的地位!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不治身亡,留下大乔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暗自凋零。此话不再赘说。自此,周瑜便又一心辅佐孙权。赤壁之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天嫉其才,210年,在准备攻取益州时因箭伤发作死于巴丘。
天妒良缘。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出头,乍失佳偶,其哀苦可以想见。扶柩回江东后,十四年里,青灯黄卷古刹荒丘,直至230年病逝,那一年,她四十七岁。
小乔究竟有多美?或许没有人能说得清,只是当时有传“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那个甄宓是袁绍家的二儿媳,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家的大公子曹丕掳去几年后糠发塞面赐死,应了美人命薄的谶言。较之甄宓,小乔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孤老而终强于被掳千倍。《三国》中,小乔未正面登场,只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铜雀台事将曹操的那点心事暴露无遗。而曹操未能过江东,对小乔也只能做个铜雀台之幻想了。不用浓蘸笔墨,小乔的国姿天色已尽显端倪了。
周瑜墓冢前,总会更多地想到小乔。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十四年的相守,虽清冷却不寂寞,虽茕茕却不孤独,因为心里装着她的周郎。
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一千八百年过去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已深深入刻在后人的脑海,而小乔城西孤守周郎更让人唏嘘感慨。
新闻推荐
□若荷有人说,女人的胸前痣,是前世留下来的记号,为了寻找前世今生里的那个人,这样的女人,当珍惜。这话是卓从对桌的那位同事口里知道的,她是单位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有关女人身上带有朱砂痣的那个凄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