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假离婚的真问题值得关注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7-06-22 11:18   https://www.yybnet.net/

新闻回放:一段时间以来,“假离婚”以及因“假离婚”而发生的“真离婚”报道,频频见诸媒体。《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以“准备在廊坊燕郊购房但户籍不符合限购政策要求”的名义,和一名房产中介人员联系,据介绍,可以通过与有燕郊本地户口的人办假结婚,从而符合限购要求。而在北京,一次“假离婚”,单是利息的差距就相当于一个平均工资水平的职工“不吃不喝干10年”。(6月20日《经济参考报》)

法律上并无“假离婚”这一说法。现在所谓的“假离婚”更多是事实上的,是伴随着拆迁补偿、买二套房、逃避夫妻债务等问题的出现,一些人借离婚之名,为突破政策限制、获取灰色利益而采取的手段。

正所谓“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要解决“假离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利益剥离入手,让“假离婚”无利可图。这就涉及制度设计问题。不必讳言,正是由于制度不够科学、不够严谨,出现了漏洞,这才造就了一些人“见利忘情”。如果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能充分考虑可能的后果并提前加以防范,“假离婚”自然会大大减少。

面对“假离婚”现象的存在,更应该反思制度对于人性的诱惑和束缚。应该承认,出现“假离婚”现象也是制度设计者所不想看到的。面对“假离婚”现象,制度设计者和执行者也多会推出了一些“补丁”措施。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这也提醒制度设计者应反思制度设计是否反映最真实、最普遍的民意以及制度设计如何才能科学地避免漏洞。

由此不难看到,“假离婚”背后有真问题。具体指向两点:一是婚姻信仰问题,表现为人们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恪守初心、敬畏婚姻;二是制度设计问题,表现为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时,能不能科学严谨、防患未然。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为了获得一些额外利益而“假离婚”,是一种严重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行为,也是对婚姻关系的不尊重。而制度更具有根本性,一项制度在实施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以防造成可能的副作用。

面对“办个假离婚,相当于增加10年收入”,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式“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不得不指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确实有些人还存在“见利忘情”的倾向,部分制度设计恐怕也存在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拍脑袋”的问题。(毛建国)

新闻推荐

榆阳公安分局“四项建设”提升打击犯罪效能

本报通讯员李伟黄宏伟报道2017年以来,榆阳公安分局以创新完善刑侦工作“四项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效能,打掉了高某某等人盗羊团伙,破获赵某某、郝某某系列盗窃门市案和赵某、胡某系列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假离婚的真问题值得关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