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搬了新家,总想为家里添置一些质量过关的品质家具,家住东方红郡的孙女士夫妇精挑细选下,被商场中某知名品牌家具展示的“一等品”皮软床打动,支付了7000多元的费用,没想到送货到家的商品却“打了折扣”,不仅包装破损、存在瑕疵、细看之下,合格证标签上的“一等品”也换成了“合格品”,这让夫妻俩难以接受。
订购新品 送上门变“样品”
6月21日,记者来到孙女士夫妇家中,听他们讲述了自己蹊跷的买床经历。“买东西,我们还是相信大品牌的,感觉品牌家具质量有保障。”孙女士告诉记者,6月3日她在一知名品牌家具门店选中一款皮质软床,“在卖场里看上去,这张床皮质光滑无瑕疵,床头的标签上明确标识着‘一等品\’的字样”。
“这一等品肯定质量要比合格品好,我们就是看中这点才下的单。”让孙女士意外的是,6月8日上午送上门来的皮床却让她大为失望。不仅外包装和内包装均有大面积破损,床垫裸露在外,仔细检查后发现,床头位置的皮质上有两道未处理好的划痕,床架包裹处皮质开裂,床垫上存在脏污,孙女士怀疑这张床是商家曾经展示过的“样品”,而非“全新产品”。
“一等品”为何成了“合格品”
孙女士无意间看了下软床上的合格证标签,上面的质量等级写着“合格品”,这与门店中展示的产品标签上的“一等品”不符。孙女士夫妻随后上网查询得知,软体家具中沙发和弹簧软床垫的质量等级可以分为“优等品(A级产品)、一等品(B级产品),合格品(即C级产品)”,其中,优等品和一等品等级的确认,必须由国家级检验中心、行业专职检验机构或受国家、行业委托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实物质量水平的检验证明。而合格品只需由企业检验判定。
“门店拿质量好的一等品展示吸引消费者,送货上门却变成了质量差点的合格品,这难道不是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吗?”在孙女士的坚持下,经销商为孙女士更换了一张同款软床,第二次送上门的软床合格证标签上又写着“一等品”,孙女士将同款软床的两张“合格证”给记者看,确实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难道这“合格品”和“一等品”是商家随心所欲就能标注的吗?
商家解释 合格证打印混淆所致
孙女士表示,在市工商局汀棠工商所的调解下,商家给出了书面说明,在这张说明上,商家解释说:“按轻标QB/T4190_2011《软体床》要求,软床产品的质量等级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之分,我司出厂的软床产品都达到了‘合格品\’的等级,送往孙女士家所标识的‘一等品\’,经核对是生产部门由于合格证打印混淆而导致(因沙发的质量等级有一等品和合格品的区分,同时生产两类产品,导致了标准混淆)。”商家表示了歉意和并无欺骗消费者的主观故意。
而孙女士却不这么认为,“如果软床没有一等品和合格品之分,就不应该在卖场中以一等品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发现了就解释说是打印混淆了,消费者没发现就糊弄过去了”。虽然商家已经调换了让孙女士满意的软床,也给出了解释,孙女士夫妻还是希望借助媒体提醒其他消费者,购买家具时,上网查查质量等级标准,明辨“一等品”及“合格品”,看中的样品最好拍照留存,以免送上门来的家具“名不副实”。
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交运集团千千物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公司工作目标和中心任务,精心组织、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