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近影。
创客心语
创业最重要的是找准发展方向及客户定位。在创业初期,体量不大的情况下,小步快走、及时换代,这样容易迅速纠错,而不至于积重难返。
想得到消费者发自内心的点赞,要深知他们的需求。年轻创业者的优势在于对消费的体验,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描述,多半是相通的。因此,创业的方式,也是你个人生活的方式,要向消费者展现、提供时代的先进文化。 ——马桑
□丁于涵 本报记者 吴平
“想喝酒,但是农场没有。”这几天,正好赶上新品上市,80后马桑一边忙着发货,一边见缝插针地向记者解释他的创业初衷:白酒度数高,啤酒伤身体,红酒不家常——农场没有他们想喝的酒。
不要高大上的品牌,不要华而不实的形式,酒要适合三五好友小聚时饮,能够传达人与人之间轻松温暖的感情——就这是马桑对酒的定位。
从山货到果酒
马桑原本是国企的一名员工,另外两位合伙人都在外企工作。通过微博相识后,他们发现彼此之间都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又都想创业。几次深谈之后,三人决定合伙做有机农业。但有机农业太宽泛了,具体做什么?怎么进行市场定位?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马桑发现有机农产品货源不稳定、存储困难、推广不易、经营投资成本大。原本致力于销售核桃、猕猴桃等农产品的“山货集”接近倒闭。
是关门大吉还是另谋出
路?
三个合伙人都是文艺青年,都喜欢花下小酌。酒是生活重要的情趣调味品;然而合适的酒,选择空间并不大。既然已一脚踏进农业,为何不试试自己酿酒?
他们试着进入花果酒领域,从头开始学起。不添加香精色素,采用纯发酵的方式酿造的20度以下低度甜味花果酒,就此诞生。
“我们会选取相对生态安全的食材来酿造酒。例如,青梅酒所用的梅子就采自大邑的野生梅。”马桑说,之前卖山货积累的资源,也有一定的帮助。
“微笑姐”是店里的忠实粉丝:“我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他们的酒很适合分享。做喜欢的事情,心情不一样。喝他们的酒可以想象酿造者发自内心的热情,尤其想到跟掌柜喝同款酒,安全、品质都让人放心。”
及时调整定位
在花果酒的市场培育和拓展上,马桑他们采用了线上营销方式,“线上营销比较灵活,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产品定位。”马桑说。
马桑告诉记者,他们原本将产品的消费对象定位于城市白领女性,属于中端定价,不料却造成库存积压。后来他们发现,花果酒的购买对象更多的是大学生或是刚毕业的年轻人。“针对这些消费人群,我们的产品设计更加年轻化,也就吸引了更多的顾客。”
在微信取代微博,成为新媒体旗舰后,马桑他们也第一时间开通了产品的公众号。与其它公众号不同的是,该平台里不仅有产品的介绍,还推荐了有趣的热门电影,描述每款酒背后的故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青年空间。现在,该公号已经收获了2000名左右的粉丝。
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凝聚了一定客户群,马桑的创业故事也成为一些新媒体抢抓的热点。
马桑的“小桃红”果酒就被植入了一个以微电影介绍农产品的节目 “一千零一夜之巨人的赌约”。该系列节目由阿里巴巴淘宝网出品,放在弹幕网站,从形式到内容到平台,全迎合了年轻人的趣味,与马桑的消费者精准对接。
在深圳卫视 《宅人食堂》第二季《川西小时光》里,马桑作为主人公串联起了川西一系列农家美食,将自己的营销与产品的营销捆绑一起,相辅相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后>>>
为做好这组《潮农弄潮 酷玩农业》系列报道,本报记者采访了不少年轻创业者。他们成功的经验各有不同,走出失败的例子尤为可贵。
报道中的潮农各有特色,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最大限度地借助了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比如众筹、预售、微信圈传播、公众号平台乃至微电影植入等手段,使传统的农业真正时尚了起来。但愿他们的创新实例,让更多的农业创业者受益。
新闻推荐
杭州市上城区蓝色钱江公寓2幢22日发生火情。据了解,起火建筑为25层砖混结构的居民住宅,起火部位位于18楼1802室,面积约300平方米,火灾过火面积约50平方米。经现场搜索,抢救出4名伤者,全部送至浙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