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4年前,听说旅游公司要在村里投资2.2亿元打造旅游景区,胡玉龙兴奋地放下刚起步的运输生意,回到老家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的塘山村,准备在家搞运输的同时开个农家乐。然而,因为跟村民的土地流转价格没谈拢,老板撤资了,景区设想从规划图纸上彻底消失。
有人将此事定义为 “投资刚来,村民就坐地起价”,其实并不合适。与很多征地拆迁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成功案例不同,这场“两败俱伤”的扶贫背后,更多反映出扶贫项目准备不足、急于上马的通病。缺乏有力的宣传、与百姓深入地沟通、长效的扶贫机制,项目怎能不失败? 漫画:曹一
新闻推荐
华信路泰山名饮南侧的建筑垃圾。(张展铭曹雅欣摄)世纪大道西段长荣物流东侧大量建筑垃圾“裸奔”。水屯北路明鑫市场对面大量建筑、生活垃圾裸露。共青团路公交站牌南侧大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