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正(三台)
常言道“吃鱼没有钓鱼乐”,钓鱼之乐有雅俗之别。俗钓——通俗的钓法,于江河湖畔种鱼窝抛鱼线猎取水生生物,操作简单无师自通。雅钓——不以捕获鱼类为目的,却钓以逸致恬淡的文化韵味。“烟波钓徒”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持竿碧溪畔,从无车马喧,钓出怡情山水恬淡自然的境界。戴复古“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钓出甘于淡泊超然物外的心境——中国的钓文化源远流长。
无论俗钓雅钓都具共性和哲理:欲取先予有舍有得。舍得香饵钓得大鱼,鱼饵与钓鱼成正比。然利中隐害,福中藏祸,鱼饵潜伏危机,糖弹迟早爆炸。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香饵。鱼儿冒险食饵逃钩,胆更大以吞饵为乐,量变生质变早晚要咬钩,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渔夫钓了小鱼钓大鱼,忍受风尘终身不足,滑进泥潭后果堪忧。贪欲如火不遏则燎原,心如静水知足可常乐。有得必有失,有取应有弃。鱼肉诚佳肴,腐鱼不可餐,吞进变味之鱼导致肠炎后果堪忧。
垂钓娱乐性强普及率高,钓鱼哲学由休闲娱乐创新运用到社会领域,钓鱼场所更加广阔:渭水边、严陵滩、市场、官场、社交、私交、公交,均可抛饵垂钓。市场经济唯利是瞻,超市以“跳楼价”、“大出血”为诱饵推销积压商品,钓得拣便宜的“鱼类”大出血。传销商以“快速致富”为诱饵,钓得下线倾家荡产投河上吊。社交公务权力寻租,只在曲中取,不在直中求。抛饵钓权,以权换利,世间没有免费午餐,天上从没掉馅饼,东窗事发鱼钓双方两败俱伤。
钓与被钓矛盾对立统一,人钓鱼的肉,鱼钓人的饵。你爱名,他好利,你钓他的头衔,他钓你的银钱,只要舍得钱,硕士、博士、研究员、艺术大师……头衔多的是,证书真伪又当别论。电讯诈骗专家以你手机号中奖为诱饵,钓你银行卡信息,钓得你奖金无踪影,存款无翼飞。你贪我的饵,我谋你的肉,相互设局相互坑蒙,人人是老虎,个个是猎夫。俗钓的庸俗气发挥得登峰造极,雅钓的文化味荡然无存。
《晋中兴书》载:翟庄从实践中领悟到打猎时猎物被动处弱势,钓鱼时鱼是内因居主动,故弃狩猎专事钓务以惩戒鱼类贪性。但鱼族贪欲未见收敛更显扩张,见饵不见钩,见利不见害,麻鱼乌棒前赴后继不胜钓。内因主宰荣辱,性格决定命运,饵香扑鼻若不贪食谁奈鱼何?昂起头来堂堂正正谁能给你套上绞索?天上掉馅饼,必定是陷阱。有何良法拒诱惑免悲剧?今作小诗可作警钟镜鉴——
金银堆如山,非己莫妄求。古来芳饵下,谁个不吞钩?
新闻推荐
如果明知道有危险,但“霸道老板”却要求冒险操作,该怎么办?事实上,从业人员享有决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这是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一项重要权利。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有时...